文:蛮蕉
“夏天的风我永远记得,清清楚楚得说你爱我.....”
《夏天的风》这首老歌最近突然又火了一把,随着歌声仿佛又回到了那年我在垦丁吹的夏风。
那个夏天,三个少年骑摩托飞驰在椰林重重的垦丁大街上,伴着炎炎日光和夏蝉虫鸣,追逐着远方的蔚蓝大海。

01. 行程前的准备
那时候正逢毕业季,我早早和好友在寒假买好了从香港中转的廉价机票,选择了宝岛台湾进行为期半个月的毕业环岛旅行。
行程路线:逆时针环岛
台北 > 台中> 高雄 > 垦丁 > 花莲 > 九份 > 台湾
提前必备项:
三个证件:入台证、护照签注、台湾通行证
交通:
可以选择出租车,或者找当地旅社包车,他们都会有渠道,也不用太担心,一般价格公道。还有火车票均在台铁官网购买,因为都是中文,买起来无压力。

02. 与垦丁的初次会晤
在出发前我们最期待的是台北,万万没想到最后让我们念念不忘的却是垦丁。
垦丁,位于台湾的最南端的恒春半岛上,这里曾经是《海角七号》和《少年派的奇幻漂流》的拍摄地。
垦丁这儿的本地人都有不同于台湾其他地区更黝黑的皮肤,一眼就能辨认。
我们来到垦丁大街租车,那位租摩托车的大叔听说我们是大陆来的大学生,很开心地讲起自己也有个在台北上学的儿子,脸上满是自豪。
当我们小心翼翼地试探,三个人租车能不能稍微优惠点,他意外得直爽,操着口音浓重的台式普通话说:“没问题呀!”
话语中仿佛也浸透着海盐的咸味,粗糙却爽朗。
在大叔一番培训后,我战战兢兢地坐上了摩托,这还是我第一次自己开摩托,难免紧张。
我的两个小伙伴倒是轻车熟路,跃跃欲试的模样。
于是我们开着租借的摩托车行驶在垦丁大街上,沿着环海公路一路向北。
明明我们三个都是沿海城市的孩子,却还是被眼前的海景震惊得同时张大嘴巴:“哇!”
一路上除了呼啸的风声就是我们的感慨声,惊讶得如同第一次见到雪的南方人。

那是属于见到美景的人类最真实最下意识的反应,这确实是我们见过最蓝最干净的海了。
海天一色这个成语第一次不是存在我们脑中的幻想,而是近在咫尺的现实。
03.后壁湖的奇妙相遇
兴奋过后,我们也有点饿了,决定于是先去后壁湖停留,解决晚饭。
选了看起来招牌最明显的一家,径直走了进去。
根据服务员推荐和我们自己口味,我们点了大部分的海鲜和一碟青菜。
生鱼片说是当地港口直接捕捞上岸活杀,因此非常新鲜,完全不同于平时在日料店吃的质感,那种弹牙的滋味现在还记忆犹新。
在我们大快朵颐的时候,隔壁桌听到了我们的口音,然后意外发现我们都是来自大陆的游客。
他们是大概三十岁左右的一对夫妻, 眼尖地看着我们稚气未脱的脸问:“你们是大学生吧!”
“也不算吧,我们刚毕业。”
他们哈哈大笑:“那就是学生嘛!”
然后更巧的是,我们竟然还来自同一省份,然后交流起了彼此的行程和路线。
最后夫妻中的那位男士还极力推荐我们喝啤酒,也就是最道地的台湾啤酒(道地:台湾说法,跟地道同义)。
“毕业了也要踏入社会了,喝点酒吧!”
仿佛突然步入成人的世界,带着一丝新奇与刺激。装作千杯不倒的姿态饮下那杯台湾啤酒,发现其实浓度极低,甚至还带着微微的菠萝香甜。
看似浓密的泡沫褪去后,清澈的啤酒只剩半杯的量。
就仿佛刚毕业的我们,千方百计伪装的世故,却充满着被人一眼看穿拙劣的青涩。

04.白沙湾的亲密接触
在吃完晚饭之后,我们又骑上摩托车前往白沙湾。
抵达白沙湾的时候已经是六点多了,不过垦丁因为地处最南端且正值夏天,天色依然非常亮。
我们先停好车,然后步行顺着一条小巷进入,大约走了几分钟后大片的沙滩就展现在我们眼前。
这是在整个垦丁的行程中,我们唯一和大海最亲密接触的一次。我迫不及待地放下书包,踩着细软的沙向海边奔去。
临近涨潮,海浪混合着白沫接踵而来。我们索性就脱掉鞋袜,赤脚感受海滩湿润的地面,以及浪花轻柔的抚慰。
男同学辛苦地背着大单反帮我拍下了这张背影,后面被一直当成我自己的手机屏保。

天渐渐黑了,海滩上的人也一个一个离去。
最后看着一小轮弯月浮现在天际,我们三打开易拉罐的汽水,坐在礁石上有一搭没一搭的聊天。
“我接下来那个实习应该要转正了,你呢?”
“我回老家当老师去,反正有资格证了。”
“我还没想好呢,工作也没接到offer...”
后面大家都沉默了,只剩喉咙饮下液体的咕隆声。
夜晚的海与白天的完全不同,安静且深邃,仿佛吞噬了一切,却不能吞没我们的迷茫。

旅程结束后,我们约定好以后再来一次垦丁。
讽刺的是,迄今为止三年过去了,我们却流落在三个不同的城市,根本没有再相聚过。
就像北海道的那场雪,像哈瓦那的一杯莫吉托,有些东西注定只能是限量版,才弥足珍贵。
凡是过往,皆为序章。我们的青春也如同那天夏天的风,风过无痕,除了回忆,仿佛什么也没留下。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