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早读半小时《 唤醒孩子的内驱力》获得一些启发。
一 首先是学习的概念和怎么做学习的榜样和示范
家长本身要给孩子做一个学习方面的榜样。
这里所说的“学习”,并不特指学习科学文化知识,而是广义的“学习”,阅读、健身、演讲、插花、绘画、瑜伽、修车、销售、厨艺、写作等正当的事情,凡是从不会到会到精益求精这样的过程都算学习。每个人学习的方向不同。
作者怎么给孩子做学习的榜样示范呢?
譬如,写作是我热爱的职业,而写作也是需要不断学习的。我经常在一家人围坐的饭桌上,跟钱爸爸和两个孩子说我是怎么捕捉稍纵即逝的灵感,把它们变成一篇篇文章的;为了把文章写好,我手不释卷,最大限度地利用空闲时间阅读;为了锤炼词句,我孜孜不倦地向著名作家学习……运动是我的爱好,我一边研究运动带给人的愉悦感,一边感受运动是怎样改变自己的大脑和生活习惯的。
跟孩子交流和分享自己怎捕捉灵感把他变成文章的。
作者又说:我们在这种正当学习过程中坚持不懈,把自己克服困难、不断坚持、不断完善的心得和方法,把自己从学习中获得的成就感讲给爱人听,讲给孩子听。最好在无意中轻描淡写地说,幽默地说,智慧地说,充满激情地说,只要不虚伪、不做作就好。
跟孩子分享和交流三个重要的方面:
自己怎么克服困难的,【克服学习的恐惧心理】
怎么不断坚持的,【学习任何一项东西,都要靠坚持这个品质】
【坚持是个优秀的品质,任何一件小事的坚持,坚持了一周,或者21 天,或者一个月,都值得表扬和肯定】
怎么不断完善心得和方法的。【 不断总结和反思,改善方法,提高效率,养成复盘的习惯】
家长本身没有追逐知识的兴趣和热情,不愿意提高学习效率,那就不要指望孩子能够热爱学习了。
家长去示范自己怎么学习的。比如写作,比如工作中的学习收获的细节。
二 让孩子成为学习的分享者,成为主角
不仅仅家长刻意跟孩子沟通交流这三个方面,更加引导孩子在游泳,打游戏,学习任何东西的过程中启发孩子沟通和交流这三个方面的收获。启发孩子愿意沟通和交流,愿意分享和教给他人,愿意教才可能愿意学。教的有成就感,才有可能激发更大的学习兴趣和动力。
所以要对孩子每天学习和玩的内容真正的感兴趣,启发他这三个方面多多分享。
不仅改善亲子关系,更加激发孩子分享总结的动力和能力
家长本身没有追逐知识的兴趣和热情,不愿意提高学习效率,那就不要指望孩子能够热爱学习了。
追逐知识和追逐学习的乐趣。
思思经过四天的学习学会了仰泳,思泽看似不怎么费力生物考的很好。物理和化学看似也毫不费力,高等数学那么难竟然愿意主动去学,这些都可以启发他的分享。
怎么克服过程中的困难和
怎么不断坚持继续学下去的
怎么不断完善心得和方法的。
这是让他们对自己学习的事情主动感兴趣的一个方法。而不是家长单方面灌输和说教。
方法总比困难多。如果没有得到好的结果,看看自己是否真正用心,让他们成为分享沟通的主角,就像鲁豫有约和杨澜访谈录一样,被采访者才是主角。让孩子成为沟通交流的主角。自己仅仅是引导者。
家庭都是最重要的情感滋养之源。通过沟通和分享孩子获得榜样的示范,情感滋养和广义的学习兴趣的激发。
美国哲学家爱默生说:“孩子最终会成为什么样的人,主要取决于他从第一个教育者那里所接受的爱的质量、陪伴和榜样示范。”
作为孩子的第一教育者,我们都应当认真思考并担负这样高质量沟通的重任。
三 因材施教,分清自己的孩子是上智,下愚,还是中庸。
《颜氏家训》中说:“上智不教而成,下愚虽教无益,中庸之人,不教不知也。”中庸之人,指的就是绝大多数普通人,不精心培育,他的潜能就得不到好的挖掘和释放,人生只能是个半生不熟的果子;经过用心而适当的教育,孩子很可能成为某个领域优秀的人,出类拔萃。
学习就像游泳,有的孩子,鼓励他、表扬他,给他做示范,就能焕发他游泳的积极性,他也能轻而易举地学会;而有的孩子,家长不能只站在岸上,还得走下水去,托他一把,他才能学会游泳。虽然绝大多数孩子都是普通孩子,但又不能一概而论,每个小孩都有自己的独特性,家长需要了解孩子。
了解孩子就像你做生意了解自己的产品和客户一样。了解营销和渠道一样。
有没有在不了解的情况下妄自菲薄,恣意评判。
我们对于孩子这个超越产品的人,也应该保持敬畏心。真正的尊重和了解。才能巧妙化解和引导。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