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重声明:文章系原创首发,文责自负,本文参与书香澜梦第131期“食”专题活动。
读了奥尔加•托卡尔丘克的《世界上最丑的女人》,突然就让我想起一句话—食色性也。
故事大抵是讲一个具有经济头脑的男人遇见了被称为世界上最丑的女人并和其结婚生育,并以此为介,利用女人的丑来牟利的故事。
当然故事有很多细节,比如面对女人的丑的激动又好奇的心态,对丑女的才华的仰慕,对丑女人身世猜度编撰来刺激观众的好奇心等等。
故事的结尾说明这个故事是根据一些实事编撰的,这个女人之所以丑是因为得了一种奇怪的病,她生育的孩子也奇丑无比,最终母子又因为疾病而离世。
原来,这个世界上,人们关注的除了美还有丑,而且是越丑越好。男人就是利用观众这点好奇心,震撼感用丑女人来牟利的。
说实话,我不知道作者想表达什么?或者说只是呈现这个世界上无奇不有的其中一奇而已。
这篇小说有太多可以讨论的地方。比如丑女人的面貌之丑却是为数不多的清醒者。大家在可怜她的同时,她也在可怜眼前的观众;比如那个男人的与众不同的审美与眼界。很多时候我感觉他是想打开一扇与众不同的大门,结果是他确实打开了,只是丑女人身上有太多的大门,他最终有没有打开他最想打开的大门,也只有他知道了;比如丑女人或者说丑女人也是女人她的需求是什么?她大概明白男人的需求,而她对他的需求是什么?是归宿,是随缘还是满足等等吧。
人啊,也就是短短几十年。而那种罕见的病致使女人成了这个世界上最丑的女人,最终被作者记录下来,大概也是她得以继续存活在大众的视野里的代价吧。
美总是被人惦记,心向往之。爱美追求美也是人之常情。可是这篇小说包括这个被观众认为最丑的女人,它都有种美,一种独特的美,一种不被大家接受和认可的美,一种冷静又独立的美一种被世俗所厌恶被上帝所偏爱的美。
美到底是什么?
在屎壳郎的眼里,粪便是美的,在蜻蜓蝴蝶的眼里,腐果也是美的,在不同的生物蚊虫眼里,它们的所看到的美所需要的美也不同,大概所谓的美就是投其所好罢了。
而这个世上,大概美是不存在的,丑也是不存在的,这个世界就是这个世界没有丑和美,也没有所谓的差别,大家不过是以自己的生存方式存在而已。
就像那个最丑的女人和孩子,他们的病逝是不是让很多人感叹人情冷暖,感叹男人的薄情,可是如果有机会问问病床上的丑女人的话,她自己又会怎样看待这份命运的安排呢?
她是清醒的,也是有才华的,也是有需求的,但她的答案一定不是我们所想的。
食色性也,本无可厚非,又何谈美丑。食不果腹一切都是妄谈,衣食无忧自然食色也。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