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这个假期一起阅读了红星照耀中国,并且讨论了它。而这一本书主要是一个外国记者在中国与红军的相处之中写下的。
而红军在他的笔下经历了很多的事情,比如说万里长征,比如说以少敌多,比如说让大家接受,最终他们成为了执政党,那这是如何实现的呢?
我们可以把它拆分成几个阶段来讲。
首先,我们要先知道革命与革命党人的关系是什么。
革命这件事我觉得大家已经并不陌生,那么我们就从革命党人的身上来讲。
为什么这些人会革命,因为在当时的时代革命就意味着这些人生活的并不好,甚至说已经活不下去了,所以才会革命。
那么是什么使他们愿意放弃这么多,转而去加入革命的呢?
其实加入革命的原因是这些人有两个特点。第一是拥有坚定的志向,第二是有品德。
他们的志向就是要通过革命来让国家重新的“活”过来。也就是说他们拥有使命,拥有志向,他们的使命其实就是通过自己,然后帮助这个国家。
而品德就是他们认准了这条道路,于是他们为了这个事情的价值而去做这件事情。尽管做这件事情可能需要几代人才能实现,或许他们无法享受到成功之后的国家是怎样的,但是他们依然愿意去做,这就是正确的事。
所以有了这两条特点之后,尽管在这个过程中经历了很多磨难,他们却依然保持着乐观的心态。
那人民对这个事情的反应是什么样的呢?
人们的反应并不是很反抗,反而是纷纷愿意加入,虽然长征的路上非常的苦,但是他们依然没有怨言。
我觉得首先就是因为共产党的本身也就是共产党的特点,就是他们是以农民不再受压迫为目的去做这件事情的,也就是说他们把农民放在第1位,而不是把自己放在第1位。
能做到这一点,应该很多的农民都会心甘情愿的跟着他们走,因为在当时的时代,农民是最低层的,结局是被人看不起的,而他们却看得起他不仅看得起他们,更把他们放在第1位,所以农民就很自愿的跟着他们走。而共产党也就是利用了这一点,所以让共产党飞快的发展。
还有一点就是领导们非常的主动。不仅是下层人民愿意和共产党互动,领导们也非常主动的与人民互动。
而斯诺之所以写下这本书就是觉得红军在自己都无法自保情况下,却也依旧很欢乐,他为这个感到吃惊。而他之所以把这本书取名叫做红星照耀中国,就是把红军比作一颗正在发光的星星,也比作一种新的希望。
而这颗红心就像一点点火星一样,点燃了整片天际。
在我看来红军最打动我的地方其实就是他对于农民的重视。因为在当时农民是一个最低级的阶层,很多时候都是遭到排挤的,甚至是他们偶尔都得不到一个“人”的称号,但是红军却把他们放在了第1位。
因为红军中小农民也好领导者中,有农民也好,或者说想要达到他们最终的目的,农民是最重要的也好,我觉得他们有的这个举动就是一个高于其他人的举动。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