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掌上花园》读后感
(原创首发 文责自负)
朋友,你爱花吗?
在王国华笔下的《掌上花园》是什么样子?花园中花木种类有多少?要弄清楚这些问是不,不访去看看他的《掌上花园》。
从花园里花木的颜色、姿态、形状、高底等元素,我们知道王国华老师的《掌上花园》描绘了二百余种亲见之花。
王国华是一个充满爱心,又很勤奋的人。他无论走到哪里,心中都想着花,眼与花对视,口与花交谈。
在深圳的公园、小区、河边、山上等地都有他的踪迹。他写的文章,其笔触细腻情感真挚,展现花之灵性及作者内心世界。花之形态各异,寓含人生哲理,让人心灵触动。
我在网上购到此书后,用最短的时间读完此书,并在喜马拉雅完成有了声阅读,还做了几个阅读视频号上传了抖音。
250多种花以散文的形式,展现给大家。他在序言《花儿向我跑来》中说:“我笔下的这些花,每一种至少要亲眼看见两次。每次对视不少于五分钟。如此,我才能听到它跟我说什么,才知道自己该怎样介绍它。”
王国华老师“笔下和花,或活泼,或沉郁,或淡然,或跳脱,但每每落笔,常有忍不住大哭一场的悲伤,花儿们各自芬芳,开了,谢了,哪知道我已经陪伴了它们的一生。
这本书用了四个大的章节来描绘250多种花。开篇的《花开两岸宽》里:火焰木、黄花风铃木、夹竹桃、凤凰花、木棉、美丽异木棉等花,都是深圳最常见的花。当他经过这些树下,他会仰望、凝视、默语、倾听。对于他来说:花花草草、树木果实,都 是有生命和情感的。说到底,写这些花,其实是在写他自己,更是表达他对深圳这片热土的深情表白。
当一朵火焰木花叭答一声落在他脚下,他说“我的今生,岂不是和这枝火焰花一年中的遭遇一样?谁在空中打量着所有的人?……我沉溺于当下的买房、工作、人际关系、个人前程、生活中的小算计,似乎还有点乐此不疲”
夹竹桃虽然很美,它却有毒。凤凰花开在五月,深圳的春天与夏天并无明显区别。但凤凰花盛开时,正是校园学生冲刺之时,而凤凰花坠落与凋謝之时,又是学生毕业分别之日,无不让人平添几分伤感。
在《天地草木深》中:作者用100多页码的篇幅来描绘草木与花朵。这些草本或深植于土壤与海水或深水中,有好多的植物我不仅名字不熟悉,花名也不认得。读了它写的文字,我又在网上搜索图片。结果,有些花是我见过的,只是没有像王老师那样仔细观察,特别是那些其貌不扬的花朵或草木,可能就没放眼里。
红鸟蕉在深圳非常普遍,也好种植。它的花像红色鸟儿,仿佛在叶间跳舞,又好像是在亲吻,其叶子像巴蕉叶,这种花会让人过目不忘记。王老师将它看到的红鸟蕉拟人化了:“红鸟蕉唱著。一首又一首。我沉浸在其中,几乎要隨之舞蹈。广场上的人偶尔转头向这边看来。我好意思的溜走了。”
在《阳台方寸间》:里面描绘的是离王老师最近的花,他每天推开窗户就能看到她们的美:茉莉花、蝴蝶兰、红掌、太阳花、番薯花等十几种花。可见王老师真是爱花之人,且爱到了骨质里。
“ 少年时看到爷爷泡茉莉花茶”真香。而蝴蝶兰好看不好养,作者有一盆蝴蝶兰,数月后就因丧失水分,成了“一副生生死死不过如此的样子。只有番薯花适合懒人种,发了芽的红薯放在花盆里,不用太操,它的蔓藤也会爬向窗户,带来美感。
在《独枝也成林》中:大叶相思、狗尾红、黑面神我都没听说过。凡是没听过看过的在网上搜图增加印象,路过花园时,嗯,这花是我在书中读到过,就容易记住了。
王老师写的文字很优美:“微曦。在鸟鸣中醒来。那清脆的叽叽喳喳声经过窗玻璃的过滤,更显悦耳。我知道,鸟儿们是在唤那些花。可以想象出蓝星花正伸着懒腰,栀子花的花瓣应声张开,露水从上面滚下来。”
在有情人眼里,任何一样花可以和在世或者往生的亲人发生奇妙的联系。王国华与的情感世界,父亲是路边寻常见的一朵五彩苏。只因看见它时,当晚梦见离世多年的爷爷,遂致电父亲,边说边流泪。
写此文时,父亲还在世,四年前,已然离世。五彩苏的花与叶,承载着一个来自北方的深圳人对爷爷和父亲的无限牵挂。
王国华在《长寿花》中写道: “农村没有送花的习惯。近在咫尺还是两个世界。有机会,我要送奶奶一束长寿花。”三年前,已过百岁的奶奶走了,再无机会送长寿花给她。长寿花的花瓣多且密,由此想到了奶奶。
王国华遇见吊兰,就像世人见着康乃馨,无它,只不过是别名桂兰,而这是他母亲的名字。
在我看来,王老师写花,也是在写“城愁”与“乡愁”。“城愁与分离无关,属于在场之愁,愁情的主体是生活在大都的城市居民。“乡愁”与空间错位紧密相关,而“城愁”和时间紧密相连。对于我们这些已经把他乡做为故乡的人,每到过年之时,更是思念家乡的山、水、和那些花儿们。
我喜欢读王国华老师这本书。最妙不过结尾处灵动飘逸的文字,或调侃,或忧思,或赞叹,或者抒情,或哲思,或怀想……多变的结语,不变的是花儿与人共情。从花形切入,书写植物的真实样貌,到赋予人格收束全文,让朵朵花儿在读者脑海像人一样愉快地奔跑。
爱花之心人皆有之,我相信在座的朋友都爱花。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