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已经断更了有一段时间了,这期间我不是不写,而且不知道该写什么。最近我在思考几个问题,其中之一是关于对与错的问题。
很多人对我说,生活中很多事情没有对错,你眼里的对错,在其他人眼里就是错对。同一件事,不同的角度就会有不同的结论。说这世界不是非黑即白的世界,所以,这世界上没有什么对错,我们也不要去分辩什么对错。
很长时间一来,我都为此困惑。虽然我用这段话安慰过别人,但总在自己身上失灵。我说服不了自己去接受这么一种想法。
我逐渐,且更认为这是一种和稀泥的态度。事情有对错,且要分清楚对错。我们对一件事的态度,从根本上来说取决于我们的价值观。判断对错,是我们在用价值观进行衡量。符合,则对;不符合,则错。这样判断是一种比较简单的、粗糙的思维方式,但至少,为我们提供了一个辨别区分世界的标准。同时也为我们不同观点间进行辩论提供了基础。
在社会上,“无对错”论表面上正确,实际上蒙蔽了我的心智。世界本身是黑白分明的,只是有些人愿意接受黑或者不得不接受黑,所以有了灰。这些无论是自愿的还是被迫的灰,为了自己的利益,为了不让自己的堕落显得可耻,他们用这套说辞来掩饰自己的目的,来为自己遮羞。
确实,同一件事可以从不同的角度看,并且会得到不同的结论。又因为每个人的认知水平不一样,而存在差异。但这并不表示这一件事会失去它本来的面目。无论认知水平差异如何,观察角度之间是可以并存的。而在同一个角度内,无论认知水平差异如何,观察到的都是一个事物。所以,如果在同一个角度,你所说的话有确切的证据支撑,有缜密的逻辑贯穿,我认为这是对的。可很多人在讨论一件事的时候,驳不倒对方,就会不耐烦,甚至说你不懂,你完全不了解,我懒得跟你讲。态度好点的就搬出“无对错”论,来给自己掩护,既维护自己的自尊心,又给了自己台阶下,金蝉脱壳,全身而退。完美!
当然,生活在这世界上,也不是为了去驳倒谁,而且为了幸福快乐。我们没有必要去和别人争论谁对谁错,但不代表我们自己没必要将对错区分开。区分对错的前提是有标准。你在区分的时候,你就在运用这一标准,借此你可以了解自己的标准并思考标准的优劣。其次,区分对错为行为提供了指导。这是非常重要的。再之,区分对错,能帮助你进一步了解为什么错。前面提到一个简单的思维方式,但实际上,这种思维方式存在很大缺陷,不足以应对生活中任何一件复杂的事物。我比较推崇批判性思维以及实证主义。我自己归结为“对”、“非对”、“错”。其中“非对”作为事件另一维度的预备项。
这是一种训练,训练你站在另一角度思考问题的方法。在你处理问题或者和他人沟通、探讨中,能让自己更好地站在对方的角度去思考。你确实不必驳倒他,但你有必要知道他怎么想,以及为什么这样想。我始终认为思想要得到发展,需要交流和碰撞,而不应用这件事没有对错来敷衍自己和别人。
这个对与错的问题我仍未想的很清楚,因为这个问题太广,我不知道自己在说这个问题的哪一面。只是有这样一种雏形,认为事情应该区分对错。
待完善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