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康复治疗专业医患沟通课程的最后一次课,学生们的情景剧展示,学生们已经提前拍完了,只需要在课堂上播放。
课程结束后,还有时间,就和留下学习的学生闲聊(闲聊不仅对于医患沟通很重要,对于师生交流也很重要❗️)
学生讲了一件小事情!大概前2天,有一门课的授课教师不知道出了什么问题:睡过头了还是忘记了自己的教学任务?!结果老师迟到了40多分钟才到!结果拖堂40多分钟才下课!想想30多位学生,每位学生浪费了80分钟!
无论是什么原因,这显然构成了教学事故!
我问,拿这位老师肯定和你们不停道歉了,说对不起!
学生神情有点复杂,笑着回答:他/她没️说道歉,只是说“不好意思!”
很显然,不好意思,在学生的眼中,并不是诚恳的道歉!
有一本书,名叫《道歉的五种语言》里写到:道歉需要真诚。如果我们道歉仅仅为了避免矛盾而不是寻求真正的和解,这样的道歉便不是出于诚意。记住,道歉的目的是为了得到原谅并与被冒犯者达成和解。
这本书里介绍了道歉的五种语言——五种表达歉意的方式。
道歉的第一种语言是表达歉意。最常见的说法是“对不起”。表达歉意是在情感层面,向被冒犯者表达你因自己的行为伤害了他而内疚、羞愧和痛苦。具体说出冒犯的行为和对被冒犯者的影响,可以使被冒犯者明白,道歉者真正理解自己给他(她)造成了多大的伤害!
道歉语言之二:承认过错
为什么一句“我错了”让一些人那么难以启齿呢?通常,不愿意承认错误是和自尊心分不开的。承认错误会被视为软弱,因为只有失败者才会认错,聪明人则会努力证明自己的行为是正当的。
道歉语言之三:弥补过失
为过错做出补偿的“弥补”观念深嵌在人类灵魂里,社会的法律体系和人际关系都深受这个基本观念的影响。近年来,美国的司法体系越来越多地强调赔偿损失这个概念:罪犯应该对其犯罪行为所造成的损失进行赔偿。除了坐牢,罪犯还需要努力为其罪行进行补偿。
道歉语言之四:真诚悔改
我们如何使用悔改这一道歉语言呢?它首先从表达改变的意愿开始,这是悔改的第一步。真正的悔改均发自内心。我们认识到自己做错了,伤害到了所爱的人。因为不想继续这种行为,所以决定做出改变,然后对被冒犯者说出这个决定。正是这种愿意做出改变的决定,表明我们不再为自己的过错找借口、狡辩,而是为自己的行为承担全部的责任。
我们和被冒犯的人分享改变的意愿时,需要敞开自己,使他们得以看到我们的内心——这通常使他们相信我们会说到做到。
超越言语——实现真正的改变
悔改的第二步是做出改变的计划。道歉之后关系没能恢复到以前的状态,常常是因为没有做出积极改变的具体计划。
道歉语言之五:请求饶恕
詹妮弗的母亲在芝加哥一个环境很好的公司里上班,她和所有的同事相处得都很融洽。但是一天下午,一个同事告诉她说:她“从来不道歉”,这很恼人。
母亲听了,犹豫了一下,然后想起了一件自己犯了错误并影响到那个人的事。“我记得我已经及时道了歉,”母亲告诉詹妮弗说,“承担了责任,而且为引起的不便说‘对不起’了。所以我就小心翼翼地问她想从我这里听到什么。”
“是这样,你从来没有请求我原谅你!”她的同事大声说道。
“原来是这样啊。我当然希望你能够原谅我,因为我珍惜我们的关系。那么让我现在来问你:请你原谅我,好吗?”
同事回答说:“当然啦。”她们都笑了。两人的关系和好如初。
这本书认为:完美的世界不需要道歉,而我们的世界并不完美!道歉的必要性贯穿于所有的人类关系中。婚姻、育儿、恋爱和工作都需要道歉。没有道歉,愤怒就会积聚,并会促使我们寻求公正。
书中指出:你可能喜欢听到所有五种道歉语言,但是如果听不到自己的主要道歉语言,就会怀疑道歉者的诚意。相反,你会发现,如果歉意是用自己的主要道歉语言来表达的,自己更容易原谅冒犯者。
这本书的作者是美国人,[美]盖瑞·查普曼(Gary Chapman);[美]詹妮弗·托马斯(Jennifer Thomas)!我作为中国人,我的道歉语言好像依据犯错者作为的后果严重性而变化!一般小错,不好意思!对不起就OK!但是错误比较大,那需要5种道歉语言都用上
那么你的道歉语言是什么呢?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