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林佛事
其实是害怕我肤浅的眼光冲撞了她深深的静谧,把所有的神秘变换成烂俗的感叹,所以无数次走过她的脚下,总是用心仰望这样一番神奇的空旷,只在多次礼佛之后才肯悄悄许下心愿,说说心里那份来自遥远的寄托。
庆幸工作的便利,不肖十分钟的路程,便可以一览全景。合林寺坐落在景区一处两面靠山的崖跟处,密密的雪松几乎遮挡了全部的院墙,拾阶而上,眼前便是一副“出南海驾祥云愿降合林,杨柳枝净水瓶洒遍乾坤”长对联,玉佛宝殿里供奉的是观世音菩萨,虽然不认同“观音点化大禹”的说法,但心诚佛真,佛祖的豁达教诲着我们要学会宽容,用她平静的双眼,带给弟子和世人多少内心的辽阔与豁达,俯身叩拜,身后是天水合一大河母亲,伴随袅袅上升的古寺香火,虔诚便油然而生。回身远望,庙前悬空的状元桥和平静流淌的黄河水就在眼前,即便在这广阔的天地之间,也并不畏惧人的渺小,只感受到生命的伟大与神奇。
坐亦禅,行亦禅,一花一世界,一叶一如来,春来花自青,秋至叶飘零,无穷般若心自在,语默动静体自然。
其实还是想起多年前读到的一句话“看来佛祖也没有选择的权力,无论庙大庙小,只要有人供着,他就得守着。”但我此行,并非匆匆游客,或是划扫庭院,拂便金身的沙弥,或是彳亍书海,皓首穷经的异乡学子,无论贵贱都不影响廊下虔诚叩拜的真心。
厢房往东,一块整齐的菜畦成了庙里最接地气的景色,只有不足尺厚的泥土,并不妨碍瓜菜挂得满满一架,很是感谢师傅们小小的举动,这凭添的灵秀便溢满庙院。
农历二月十九古庙会那天,电视台的一个朋友在现场取景,我从摄像机的镜头望去,蓝天上迅速飘移的白云和圣水观音下匆匆忙忙、或聚或散的人群,一种时代感的沧桑瞬间浮现眼前,又有一次为了拍到更好的合林寺全景,在游人齐聚广场的时候,抄小路爬到三十多米的高崖之上,站在崖边取景,正好圣水观音正布撒圣水,台下都是高举相机照相的游人,喷泉水随风洒落人群的刹那,人们欢笑的躲开,原本爬坡喘气的我也赶紧按下快门。
由爱故生忧,由爱故生怖,若离于爱者,无忧亦无怖。
有一座钢丝的悬空吊桥,从合林寺广场通往状元岭,吊桥也名为状元桥,相传唐代有一举子赴京赶考,但自古黄河不夜渡,由于天色已晚,在此情形下,就宿于大禹渡,熟睡间受观音点化,喜中状元后,修建此桥名为状元桥。后人更希望登桥者能独占鳌头,拔得头彩。我不曾因为登桥而拔得头彩,只有一次风驰电掣呼啸穿过,眼前是盛开的鸢尾和百合,把危险和刺激都给了在一旁观望的人。说到底心是个奇妙的东西,或许前一刻还在为功名利禄争风吃醋,但下一刻也能处之泰然,只静静地观赏周遭的美好。
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佛归菩提,少有人知道的是,这里还有一棵斥巨资移栽的菩提,是位已故的旧人最早带我去看的,我说不信,他着急的拿出手机百度,从树木的纹理等等各方面给我举证,其实我们的争论本没有什么意义,因为自我见到时树已干枯,只有树干上绑着的红丝带还能讲述曾经的繁盛,或许,菩提移栽的失败正是透着“菩提本无树”的深深禅意。
农历六月初一,还在上班的我早起登山拜佛,一来为刚好满月的小儿祈福,二来是想挣脱多次行色匆匆,为公干来访的桎梏,以一个游子、一名弟子、一位佛教徒的身份上香、礼拜......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