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一搞笑段子讲的是千万不要老是去同一家餐馆吃饭,不然和一个老板太熟的后果就是偶尔想去他家隔壁馆子换个口味都有一种出轨的感觉。文末留言区里很多如何躲避熟悉的老板的招数让我笑个不停,这里面说的招数我也用过啊!
边笑边想起我经常为节省时间去小区外的一家小菜店买菜的同时还会同时买点他家的盒装鸡蛋回家,但自从发现隔壁的隔壁开了一家卖散装鸡蛋的店之后就不再在他家买鸡蛋了。有一回买了山药让店主帮我削皮,想趁着等待的时间去隔壁店买点鸡蛋再回来取山药,话刚刚到嘴边就想起,万一他问我怎么不在他家买怎么办?瞬间把想说的话吞下去老老实实等他把山药皮削好之后再去买鸡蛋,而且买了之后从另一边绕点路回家,就为了避免让他看见我在别家买了鸡蛋。
类似的还有在舞蹈学校跟了第一个老师,换第二个老师的时候都不好意思见头一个老师,偷偷摸摸的好像见不得人似的,有时候觉得好烦,干什么啊?我又不是做贼,这本来就是我作为一个消费者的权利和自由啊!甚至有的学校否认之前免费继续学习的承诺,让学员的利益受到损失。我们对这种出尔反尔的行为虽然不满但只是私底下抱怨,然后去跟学校商量无果就算了,但有的同学就在朋友圈公开表达不满,我蛮佩服她们的勇气。
那么作为消费者的我们该如何保护自己的利益呢?
百度了一下,作为消费者在消费过程中,应特别注意培养以下意识: (一)自我防范意识
在具体经营中,经营者与消费者的某些利益是冲突的。每一个消费者在进行消费交易过程中,都应对自己的利益给予高度的注意。
(二)权利意识
为了保护消费者的利益,法律对消费者赋予了各种权利。一个对自己和社会负责的消费者,应当知道自己享有哪些权利,如果在自己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时,依法维护自己的权利,与侵害消费者利益的行为进行斗争,不仅是他的权利,而且也是其对社会的责任。如果消费者对于自己的权利漠不关心,听任经营者侵害而不进行维护,则消费者不仅是对自己的失职,而且,也是对社会的不负责任。消费者对自己权利的放弃,便是对经营者违法行为的纵恿和奖励,此时,受到损害的不仅仅是消费者自身的利益,而且,包括社会的公共利益,法律秩序将会因消费者对权利的放弃而受到破坏,经营者会因消费者的软弱而变得更加肆无忌惮。因此,每一个消费者要尊重自己的权利,每一个消费者都有义务维护自己的权利。在我国,强化消费者的权利意识还存在一个比较棘手的障碍,这就是传统农业经济条件下形成的”和为贵“的旧思想观念。诚然,消费者与经营者和平相处,礼貌相待,当然是消费者渴求的理想状态,但是,为了和平相处而放弃权利,对于社会和消费者本人来说,都是不可取的。消费者要改善自己的地位,必须为权利而斗争,当每一个消费者都能认真对待自己的权利,并且都能不畏不法经营者的势力而为维护自己的权利进行斗争时,当每一个社会成员都能理解并帮助消费者为争取和维护自己的权利而斗争的行为时,不法经营者便失去藏身之地,消费者与经营者之间才能在更平等的基础上实现更加永久的和平共处,才能在更高的、更符合人类一般理性的层次上达成更加稳定的理解、协调与合作。
(三)文明消费意识 消费者在进行消费的过程中,也应当对自己的行为进行约束,注意培养文明消费的意识,杜绝愚昧消费的行为。我们说,消费者应当为自己的权利而斗争,并不意味着消费者可以无法无天、无理取闹。消费者应当以一个文明的现代消费者的标准要求自己,都应当注意保持文明消费者的形象。
这让我想起前几天在一个大型超市结账的时候,另一个结算点有人吵架,一个五大三粗的小伙子用手指着收银台的小姑娘骂骂咧咧,夹杂着脏字,就因为收银员问了一句这其中某个商品有没有拆开过包装,他就大发雷霆,非要人家给他赔礼道歉,工作人员和他家人都劝阻不了,全然不顾后面排得长长的队伍。我们鄙视地看着他,他也当没看见,就一副要打人的架势,我想对这种人只能叫警察来处理了。
所以,我们要有和伤害自身利益的人和事作斗争的意识,也要适时反省自己的行为是否恰当,在斗争和礼让时把握尺度,让自己和大家都更舒心一点。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