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江南,就不得不提吴越。
江南是地理信息,而吴越是这块区域的人文信息。先秦诸国的名字被保留下来,成为人们历史上的一种精神归宿。问道:哪里人?吴越之后。说吴语,吃鱼米。人们往往会好奇,祖先是什么样的——那就是三千越甲可吞吴。别看如今“醉里吴音相媚好”,上古的吴人和越人打起架来,丝毫不比所谓豪爽的北方人逊色。
这些经典的列国故事,也代表了吴越这块土地上人们的祖传特征:剽悍,能干,美女众多,卧薪尝胆。吴越之争,可以说是列国里最能耳熟能详的,一直到后来,吴越合并,被吞并,江南士族自成一隅,南宋偏安,抗元抗清,吴越人都是身先士卒,既能生产财富,又能保家卫国,已经形成独特的一个群体。
这也是石门镇的第一个名片所在:吴越争战,立石门为疆界,石门因此得名。
岁月兜兜转转,吴越打完战,秦始皇统一了中国,吴越从此成为一体。无论是在旧吴都吴州(今苏州),还是在旧越都绍兴,最终成为了两浙,也就成了如今的浙江。成为一家人之后,杭州开始发达,运河修建成功,沿运河商贾逐渐增多,石门镇成为了运河上的一个重镇。
京杭大运河是史上的奇迹,也是史上最大败家子的唯一一件“丰功伟绩”,隋炀帝败光全国家产,后世人也因此得福,一条京杭大运河福泽后世长达数千年,至今货运船只仍然在石门的港口停靠,在河中来回畅通,可以说是旧时代航运的仅剩的写照。
石门的第二张名片——运河重镇,至今依然书写着,但已经失去过往的辉煌,隶属桐乡之后,石门只是如今的一个小镇,在古吴越疆界处,大运河拐了一个大弯,成了地图上一个鲜明的标志,只有在追古溯今的时候,才能在弯道上偶遇它。
石门的第三张名片——丰子恺。从桐乡高铁站出来,道路上竖着牌子:中国漫画之乡。而漫画的功劳,全是丰子恺一人所属。他出生于运河拐弯出的石门湾,在这里长大,学会画画,后来出门求学,学成回家在出生地附近盖了缘缘堂,居住于此,日寇入侵,故居毁于战火。无奈之下,迁往上海。可以说,石门是丰子恺所有故乡风格漫画的灵感来源,这里的水乡,这里的生活,是他在战乱年代唯一的寄托。而石门如今在石门湾附近依然保留了当年的布局,水道和船只散落,过去的房子堆积于此,枯树立于岸边,老人们聊天,休闲,看着对岸的丰子恺纪念馆的游客。
过去的桐乡人,盖房子不会拆掉旧房子,会在房子上继续加盖,也就形成了非常漂亮的画面——粉墙黛瓦逐年堆积,成为眼中满溢的风景,虽然不像别处徽派建筑高端华丽,但是这些累积的时光的宅邸,便成为了一种肃然的美。
至今在石门湾的老建筑群里,依然是苏式的弄堂,只剩下老人们居住于此,独享着仅有的宁静。
依然是运河边,在石门湾的另一边,以寺弄路为界,过去曾是石门,崇德两县分界的地方,是建国以后的镇中心所在地。寺弄路本身在运河湾处,历来就是皇家运河巡游的必经之地,解放之后,这里兴办了工厂,沿河布满了商铺,如今的石门已经很难再看到那些过去的招牌,或许人已经老去,更多都已经被清理拆除掉了,但是已然剩下的那些,还能看到寺弄路两边,一边是老民居,一边是商业区的辉煌,直到最近几十年,运河仍然是重要的通衢之所,二十一世纪之后,石门才慢慢告别它过去的辉煌,成为了偏安一隅的寂寞小镇。
辉煌的逝去是很落寞的一件事,石门享受过最高级的待遇,也在如今的岁月里,成为不起眼的,甚至无法蜚声内外的古镇。但这并不能掩盖它在过去走过的一切辉煌,如同亘古流淌的运河,丰子恺的漫画所绘的情感,还有吴越人氏艰苦朴素的精神一样,石门是吴越的起点,也是吴越精神的传承之所,这里有水稻诞生的遗址,有还未消失的建筑与生活。
我找了一家一九九一年开张的老旅馆,里面的墙上还挂着开张时的寄语,至今已经二十七年历史的旅馆里,装了WIFI,空调,虽然设施简陋,但是还能感受到过去的石门人民路上,人们蜂拥而来,从运河之上而来,徒步,骑车,来到这个小镇,做着生意,办个小工厂,石门从过去的辉煌中离开,走着,成为一个简单而又朴素的小镇,直到今天。
江南集镇展—桐乡市石门镇
江南集镇展—桐乡市石门镇
江南集镇展—桐乡市石门镇
江南集镇展—桐乡市石门镇
江南集镇展—桐乡市石门镇
江南集镇展—桐乡市石门镇
江南集镇展—桐乡市石门镇
江南集镇展—桐乡市石门镇
江南集镇展—桐乡市石门镇
江南集镇展—桐乡市石门镇
江南集镇展—桐乡市石门镇
江南集镇展—桐乡市石门镇
江南集镇展—桐乡市石门镇
江南集镇展—桐乡市石门镇
江南集镇展—桐乡市石门镇
江南集镇展—桐乡市石门镇
江南集镇展—桐乡市石门镇
江南集镇展—桐乡市石门镇
江南集镇展—桐乡市石门镇
江南集镇展—桐乡市石门镇
江南集镇展—桐乡市石门镇
江南集镇展—桐乡市石门镇
江南集镇展—桐乡市石门镇
江南集镇展—桐乡市石门镇
江南集镇展—桐乡市石门镇
江南集镇展—桐乡市石门镇
江南集镇展—桐乡市石门镇
江南集镇展—桐乡市石门镇
江南集镇展—桐乡市石门镇
江南集镇展—桐乡市石门镇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