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上六点半,阿信将电动车停在好走进了一家叫七号渔铺的餐厅。
餐厅的风格比较中式田园的味道,橘黄色灯光的照射下,整个大厅的氛围暖融融好不热闹。这天晚上餐厅的客人相比以往要多许多,服务员一个个都开始小跑起来。
阿信走进去四下张望寻找位置,很快当他看向左手边的包厢时,杉姨朝她挥手示意。
走进包厢,餐桌上摆放着各色零食和碗筷,餐桌上依旧是一张张熟悉的面孔。阿信不知道这是第几次在七号渔铺吃饭了,虽然第一次来这吃饭时感觉非常喜悦和新鲜。但时隔这么久,这种情绪依旧存在,似乎只要能和亲人一起聚餐,吃着美味佳肴彼此闲聊,就是最惬意的生活。
阿信开始明白为什么餐饮业在国内发展那么迅速了,很多时候不是因为菜做的好吃,不是餐厅的服务好不好,而是在于聚餐本身的魅力。
阿信想起在公司上班,到年底团建聚餐时的情形。有的时候吃的兴味索然,同样不是因为菜品不好吃,不是自己心情不佳,而是缺少一种发自内心的喜欢,这种喜欢源自对所在团队的认同和依赖。
人终究是一种群居动物,需要社交活动的滋养,很多时候心理问题的产生,大多是缺乏基本的社交支持。而一个人只有在团队的氛围中才更能舒展自己的性灵,成为更好的自己。
古人云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意思是除了多读书还得多出去走走,接触和体验不同的人与事。
吃完饭,阿信拿着桌上的一包瓜子起身在餐厅外溜达。晚餐后总是本能的想再放松一会,于是一边嚼着瓜子,一边思考过往的人生。当回想起近些年独自一人闭关自修的情形,不觉感叹不已。
在他看来,有的时候选择离群索居也是一种不得已而为之的行为,或许是为了更好的治愈自己,也或许是为了更好的修炼某项技能,但终究是充满被动的意味,再次步入社交圈时,想必有种脱离现实许久的恍然。
所谓越长大越孤单,其实可以这样理解,即越长大越体会到亲情的重要性,也明白社交对于自我成长和压力缓解的巨大作用。
年少时我们总以为自己是世界的中心,每个人都应该顾及自己的感受,做事从来以自己的利益为出发点,长大后才明白最大的快乐来自给予,最具价值感的事情源自为他人给予了帮助。
反思也是自我成长必不可少的一环,这个过程中,阿信感觉到心性的进一步淳化,曾经抵触的事情现在突然觉得完全可以接受。七号渔浦,似乎见证着阿信一八年以来的心智成长。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