色彩
【有感】
很多时候,对于职业的挫败感不是来自赤裸裸的所谓失败,因为失败乃兵家常事,没什么好说的。反而是那些来自家长或孩子们带给你的细微感受。某些孩子伤心的瞬间,某些家长的价值观,那些明明是家人却过得分崩离析的关系,那些互相看不到对方却自以为是的时刻。是这些片段让人想要选择沉默,总有那些想说却不知如何说的时刻令人揪心。
说失望不至于,就像春兰同学说的火焰不会一直燃烧,也担心有一天会被熄灭。但这个熄灭一定不是来自于自己,来自于他人又太怂了,不屑于做一个怂人。可能更多的是慈悲和怜悯。不是所有人都能处在认知的高阶,何况向上是几乎没有上限的。多想想各种人的不易,比较容易生发出更多爱,更多耐心。对于家长和孩子们,也只能用更多爱,更多耐心去进入他们的世界。不然,能怎么办呢。
庄老说:“要成为心软的神,你懂得,你体谅,你愿意在某个时刻帮助他人,你依然希望自己是温柔的。于是,我们就很有可能,为彼此显现神迹。”我倒是很想某些家长成为自己孩子、老公、老婆们那个心软的神,不要总是抱怨和指责对方,不要总想着改变对方,也可以先试着看向自己,尝试去多了解一下自我在哪里。那该多好吖。
【淹没】
彻底养废一个孩子,就是不停的指责他啥也不行,再帮他把所有事都做了。
过度指责和过度代劳帮忙都会限制孩子的成长,能力弱的无非成长慢一点,这比完全不成长好很多。人生很多成长完全无法回避,无法代劳,只能靠孩子自己去体验。
【巨婴】
成年人巨婴——高度敏感,玻璃心,抗压力极差,无法适应社会,厌恶商业竞争,上班就是浑水摸鱼,下了班窝在沙发刷视频买买买.......
社会太残酷,生存太艰难。没必要。
还不如回家投入父母温暖的怀抱。
于是,彻底养废了。
青少年巨婴——高度敏感,玻璃心,抗压力极差,自理能力极差,不想长大,不想独立,不想离开父母,高中不想住宿只想待在家里,大学不想离开本市。家里永远最舒服,有温暖的床和随叫随到的父母……
一旦父母稍不留神,迷上手机,玩上游戏,刷上抖音,不去上学了,真正的战争才刚开始。
反正,到最后,都是3个字,养废了。
【真相】
过度的溺爱是一种控制,过度尊重孩子的要求,看起来开明的家长,某种程度上也是对孩子内在能量的压抑和否定。孩子学会了服从,可对于独立和自尊的要求也需要被满足。孩子需要教育、启发和引导,最重要的是对其生命力的激发和内在力量的指引。
父母不要做自己人生的逃兵和缺席者,要活出热火朝天的生命。而不是自己是个弱鸡,还想把孩子也紧紧攥在手心,扼杀TA们的生命力和无限可能性。
所有真实的声音都在潜意识里。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