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效率也是时间管理的一部分,去年在探索了一年后,我也有一点提高效率的小心得,结合《超效率手册》谈一谈。
01 设置“番茄钟”
人的注意力是有限的,经常会因为他人或手机短信的干扰而被分散,去年备考的时候备受这个问题的困扰。虽然坐在书桌前两三个小时,但实际复习的时间却不多。
后来转念一想,何不利用“番茄钟”,复习25分钟,再利用5分钟集中处理其他信息呢?这样既防止了干扰,在25分钟内也能完全专注地学习,而且我的专注力也得到了很大的提升。
02 细化目标
《掌控习惯》里说到,把习惯明确到具体的地点和时间更有利于习惯的养成,其实细化目标以提高效率也是同理。
离考试只有一个月的时间了,该如何制定复习计划呢?我把计划进行了细化,每天利用一切空余时间阅读教材35页,如早起的一小时,午饭后的半小时等;晚上8:00~9:00做试卷一小时。
细化后的目标让我从容地进行了备考。
03 可视化激励
猫叔有很多经典语录,18年刚参加读书营的时候,我坚持每天制定一句猫叔语录发在群里。但这些语录发完后就躺在了相册里,因为不是在明显的位置,所以对我只是一时的激励,达不到长期的效果。
为了让激励可视化,我把对自己有用的语录放在了显眼的位置,如把六项精进的牌放在书桌上,把图片设置成朋友圈封面。现在六项精进已经刻在了我的心里,时时激励着我。
04 明确根本性目的
1月5日奕晴在群里进行了分享,对我的问题“如何设计一场成功的社群活动,有哪几个需要注意的点?”进行了答疑。
奕晴的答疑有一个重点,设计活动前要想清楚活动的根本目的,而所有的活动都要围绕社群的第一性原则展开。我茅塞顿开。
做任何事都要明确根本性目的,这样你才有源源不断的执行动力。
05 制造动力催化剂
摆脱萎靡最有效的方法是什么呢?我有3个小妙招:
把每天的时间用学习填满,精确到分,并把每分每秒的用途写下来贴在书桌上;
把你的目标公诸于众,在朋友圈大胆晒出来;
给自己设置奖惩制度。
充分利用时间,让自己处于公众的视野中,给自己奖励,这是我们的动力催化剂。
06 创造免打扰时间
每到周日下午,我都会把自己关在房间里专注学习,不会有任何人打扰我,怎么做到的呢?
刚开始的时候,侄子总进来,想让我给他讲故事,妈妈总是要跟我聊天。我跟他们说,周日下午是我的学习时间,尽量不要打扰我。
久而久之,家人就知道了我的“免打扰时间”,给我留了足够的空间。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