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系原创首发,文责自负。本文参与书香澜梦第122期“融”专题活动。
不知道为什么看见“融”我便想起了这句话:他们都是我。
我记得第一次想到这句话,是我12岁时。
母亲跟我说起她相亲的事。她说当时有两个相亲对象,一个咋无锡,一个在常州,舅母说常州比无锡好,让她来常州,于是母亲便来了常州,见了父亲。
她说,另一个人家里还开了厂子,后来还来过这里,长得也是相貌堂堂。她说这些的时候,抬着眼睛,目光顺着门口的路落到很远很远的地方。然后,她又转过来,看着我笑眯眯地说:“不过要是当时去了无锡,就没有你啦。”
我因为这句话陷入了沉思。如果母亲去了无锡,就会有另外一个我,不是吗?而且如果父亲和另外的女人结了婚,就会有第三个我。
我傻兮兮地想象着另外的那两个我会过什么样的生活,有什么样的感受。
当我觉得捉襟见肘时,我会想,没事,另外的那个我会过得很富足;当我觉得无所事事到无聊时,我会想,另外的我会羡慕我的自由。
有那么一段时间,这个想法让我很困扰:我到底是谁?另外的我又是谁?我和那些另外的我,是什么关系?
当然,我没有想通这件事。后来,我放弃了这个问题,因为我发现,“我”自己是谁我也搞不清楚。
可是,那句话却一直住在我心里:他们都是我。
越是长大,这个想法越来越强烈。
大学的时候,宿舍里的两个伙伴因为一个男生闹得相互不说话,大有老死不相往来的架势。我们几个人轮番相劝都没有劝出什么结果。纤纤觉得背后被人深深插了一刀,她是那么喜欢冰冰,什么事都和冰冰掏心窝子,包括她喜欢张扬,冰冰居然不声不响和张扬谈起了恋爱。而冰冰却始终不知道自己哪里错了,她说,事先问过纤纤,是纤纤自己说已经不再喜欢张扬了;而她也不喜欢什么事都拿出来说,并没有故意隐瞒大家。
我们劝不和,“受害者”纤纤占了上风,把大家都团结在她周围。冰冰被孤立了,却始终没有认错。我在宿舍见过她与男友张扬吵架,吵到她在床栏上磕自己的脑袋。直到毕业的时候,大家还在说她的一些“卑劣行径”。最后纤纤回家,大家送行的时候,两个人才轻轻拥抱了一下,但谁都没有道歉。
我一直无法理解他们,为什么放不过对方。直到从另一个同学那里听说,刚得知冰冰和张扬谈恋爱的时候,纤纤害怕得不敢自己走夜路,怕身后突然有人捅她刀子。
那时候,我突然想起这句话:他们都是我。这件事里面,本就没有对错。
今年生日那天,婆婆往我的卡里打了800元作为生日礼物。而那一天也是婆婆的生日。我气到想打电话跟她吵架。我自然没有跟她吵架,而是原路打了1500元给她--而这之前,丈夫已经给了婆婆1500元作为生日礼物--这是我们一直以来的做法。
婆婆去年下半年重回职场,开始有了一定的收入,于是这次春节加上我的生日,都在用给大家花钱的方式来表示她有钱了。
“他们都是我。” 当我突然有又想起这句话,对婆婆的不理解消融了。
那天,我被要求与供应商做更强势的谈判--更强势地压价。我明明知道这很过分,但我还是这么做了,心里却很难过。当我从走廊穿过办公室,看着所有的人奋力拼搏的样子,突然又想起了这句话:他们都是我。这一次,这句话让我泪流满面:每个人都是那么不容易。
我其实仍旧不理解“他们都是我”这句话的深意,可是它却有着某种神奇的力量。
只要想到这句话,我就会想到,他们都有他们各自的来路,有他们各自的执念,我可以不理解他们,但我应该接受他们,因为他们都是我。
也许“他们都是我”是一种消融,我在这个世界里与这个世界的消融。当我与这个世界消融,当“他们都是我”, 我便什么都不是了。我的不解,我的不易,也便什么都不是了。当我与这个世界消融,当“他们都是我”,我又可以什么都是了。他们的莫名其妙,他们的坚持与执拗,也便全都可以接受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