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读王朔《知道分子》有感

作者: 文若飞鸿 | 来源:发表于2018-08-02 12:34 被阅读92次

十几年前,年少轻狂的时候,我接触到了王朔。那时候的王朔,虽然不是正值年少,但是狂劲正盛。指点江山,激扬文字,藐视古人,蔑视来者。喜欢其文的人,大呼过瘾。厌恶其文的人,直骂狂妄。十几年前,我属于前者。

放眼整个文学界,滥竽充数者,忠厚勤奋者,自命清高者,人人难逃,者者有份,基本是骂了个遍。后来骂教育,骂制度,碍着他的他骂,碍不着他的,他也骂。

那时,正值求学期间,正与义务教育做着不懈的奋斗。也读了不少文学大师的传世大作,可总觉相距甚远,虚无缥缈。

偶然间接触到了如此接地气的王朔,嬉笑怒骂,痞气十足。于是在一段时间奉为精神导师,其话语奉为圣人所言,其行为奉为先驱所为。

但毕业以后就不再看了,忽觉戾气太重,长此以往,的确有碍对于事物的主观看法。如有不甚,走火入魔,惹得满身痞气又无才华,实不值得。人家是靠这个赚钱养家的,我一读者,才华比不上人家,思想又不独立,自此也就安生生活。

近些年重读王朔,感触又不一样。《知道分子》是王朔近些年的一本随笔,随笔就是随性而为。里面有些杂文,别人让他写的序,也有别人没让他写,他自己非写的序(这部分就以批评为主),还有大篇早年媒体的采访。其主要内核就是王的主要思想,以及早些作品的创作历程。里面有真东西,也有为了商业而凑字的水文。

早年王朔忙着帮别人反思,而这本书多数是对自己的反思。反思的很硬气,不但骂别人不留情面,反思自己也是把脸拿下来,㩙兜里,跟自己毫不客气,不藏着掖着,不找理由借口,不说难言无奈。自己写得好就说写的好,写的不好也都不避讳。这是王朔身上的正能量,一股子其他同行业作家没有的胆量和正气,也是王朔的可爱。

需要注意的一点是,读王朔的杂文作品时,一定要带着足够的正能量和足够正确的价值观去看王朔的作品。

你若内心本不坚定,那极容易走火入魔。到那时又多一人出来骂王朔,痞子玩意儿,净他娘的坏害人。

其实传道解惑,不是书者要做的事情,那是老师做的。书者最重要的是让读者开阔眼界,增宽心野。就这一点来说《知识分子》做的算是优秀了。

中国现代杂文,有筋骨,有肌肤者,唯王朔一人。

相关文章

  • 重读王朔《知道分子》有感

    十几年前,年少轻狂的时候,我接触到了王朔。那时候的王朔,虽然不是正值年少,但是狂劲正盛。指点江山,激扬文字,藐视古...

  • 读王朔《知道分子》有感

    当我写下这个看似简单实则严谨的标题后,我内心的紧张是不言而喻的。因为我的初衷只是写点东西,在看完他这本书之...

  • 王朔《知道分子》

    虽然王朔成名那么早,但我几乎没看过他的书,隐约记得初二时吧,班里有本杂志上一篇《一半是海水,一半是火焰》,当时翻了...

  • 致2018年相伴的文字

    2018年阅读总结 《知道分子》 王朔 我记得很早之前读韩寒,他说在他心中最牛的小说家,就是王朔。 看过王朔的电影...

  • 你是“知道分子”还是“知识分子”?

    壹 “知道分子”一词最早出现于王朔先生2000年的一篇杂文《知道分子》,后来2012年北京有家出版社还把他的这类杂...

  • 知道分子与知识分子

    王朔《知道分子》。一看到这个书名,我就非常喜欢,我们社会总有混淆概念的传统,有点知识就是知识分子,写点东西就是文学...

  • 你所相信的,就是你的人生!

    不知道大家注意没,我们身边总有不少这样的人,质疑一切成功,怀疑一切美好。 王朔的《知道分子》出版后,曾有一段内心剖...

  • 说书记之王朔《看上去很美》

    今晚这杯酒就叫它“看上去很美”吧。用了三个小时,伴着钢琴曲一口气重读了王朔的这本《看上去很美》。 王朔是我喜欢的作...

  • 守住心里的那份光和热

    王朔的《知道分子》出版后,曾有一段内心剖析,大意是说: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我们对社会上一切的事情,非要往最下三滥...

  • 回忆杀

    看计算机书看的都要睡着了,拿起王朔的《知道分子》读起来。 真是被他笑惨了。 眼睛总也不舒服。 遮住右眼试了试,感觉...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重读王朔《知道分子》有感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unvjv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