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孩子的语文老师布置了一道作业。
题目是:
半命题作文《我的___》(要求:把题目补充完整,可以写老师、同学、父母、朋友……要学会运用具体事例及外貌、神态、动作等描写,把文章写得生动形象。不少于300字!)
接到任务,女儿就拿起草稿本认真的写了起来。过了40分钟以后,她把写好的稿子拿给我看。
原稿如下:
我的妈妈
我的妈妈有一头乌黑的长发,有一双明亮的眼睛,就像两个亮闪闪的水晶。
我的妈妈像一只勤劳的蜜蜂。早上他总是我们家起的最早的一个。准备早饭,然后叫我起床。吃完早饭后,妈妈走到电脑前在电脑上工作呢。工作了好一段时间,又到了吃饭的时候妈妈又去做饭了。
我的妈妈很喜欢去散步,吃完晚饭一有空就会去散步,一次就是半个小时。
我的妈妈在我休息的时候一会儿看电视,有时我会和妈妈一起看。
妈妈一天下来太累了,所以很快就进入梦境了。
看了孩子的作文,明显是没有达到题目的要求。我就很直接地指出她的作文的3个问题。
1.外貌描写内容太少,只写了眼睛和头发。
2.作文就是流水账,没有具体的事例。
3.作文一句语言描写都没有。
给她指出问题之后 ,就让她开始修改。我看到女儿拿着作文,咧着嘴,一副不情愿的样子。
过了20分钟,她的作文修改如下:

显然第一遍修改也是不成功的。
我回顾了一下,昨天和她沟通的场景,当我让她修改作文的时候,她撅着小嘴,不情愿的样子,我推测问题2个:
1.孩子写完作文,已经花了40分钟这样子,已经感到非常疲劳。而此时我又让她在改作文,她自然就不乐意了。
2.看了他的作文,我直接指出她的作文的问题,好像一上来就是批评,好像很打击她的自信心。
解决的办法:
1.肯定她的作文中做得好的地方,比如懂得用外貌描写和事例来写事。
2.我把老师的作文要求再给她看,让她看看作文中有语言描写或是动作描写了没有。
3.陪着她一起修改。
这一次,她就比较配合了,也不带着情绪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