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时起意带孩子去外面吃饭,两个人边享受音乐,边吃饭,偶尔聊聊,真是十分惬意。
这是家西餐厅,有一部分是孩子的游乐区。原本安静的氛围,在隔壁桌落座后就被打破了。
两位妈妈外加两个七,八岁的孩子,点餐时就七嘴八舌。外加妈妈的呵斥,孩子的顶撞,点完餐,孩子已经尖叫着冲向娱乐区,真是好不热闹。
我俩不禁皱起眉头,只想吃完就回去。结果隔壁桌妈妈们的谈话,更是让我惊乍!(我不是存心偷听,而是人家讲话的音量过大)据我判断俩妈妈应该是在看微信班级群。
你看,你看,这个老师这样讲话,水平都没有的!昨天孩子回来,这个题,根本出的有问题......。甚至还喊来孩子,你们那个**老师,都没把那道奥数题讲对呀?.......
从她话里,我听出的是对老师的各种不尊重和不信任。我脑海里只有一句话,你行你上呀,自己教孩子呗!再看在边上帮腔的孩子,我很难相信,她的孩子在学习和人格成长上会没有问题。
作为家长都不尊重老师,还引导孩子对老师的不尊重,那老师的话,孩子会听吗?还会认真学习吗?孩子会尊重家长吗?今天是吐槽老师,也可以想见,平日里会吐槽公婆,老公,邻居,同事.....那孩子耳濡目染的,也就学会了对他人的挑剔和苛责。
回首过往,在我们的学生时代,大字不识几个的父母,在入学初,是把老师当神一样对待。老师,孩子拜托你了,不听话,你就打。在过往读书可以改变命运的时代,父母便把希望寄托于老师身上。父母的这种态度,也直接影响了孩子,对老师的敬畏感,油然而生。尤记得,小学时,每到秋收季节,被老师选上,帮老师家里摘菊花,都是一件特别光荣的事。
现在时代变迁,现在的父母很多都有高学历,受过良好的教育。自己当初是经历过艰难的高考,带着对应试教育的憎恶,标榜国外的素质教育之先进。于是对学校的教学方法,秉持着质疑的态度,对于老师的教学水平,也是过多苛责。早没了以前对老师的那份尊重。
这样的态度,势必会造成家庭与学校关系的断裂。孩子的成长,家庭里培养了孩子的亲情和人格,在学校老师给予了孩子知识的增长。只有家校合作,紧密联系,才可能培养出适应时代变化的孩子。
那家校紧密合作的首要前提,还是从尊重老师开始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