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常读书场景
哇,这本书的封面真好看,书名也是我感兴趣的,买下来,然后抱回家。是不是经常要么家里一丢自此被尘封、要么不知过了多久才拿出来读,但心境早已不是买书时的心境,读到一半或许就弃书了。最牛的还属拿回家就开始读并且读完了的那些人,然而读完也就读完了,没有了然后。
其实这种阅读方式的转化吸收率是很低的。一本书的阅读完成,并不是代表就有了收获,要让大脑真正能够调用所学的知识,才是真正意义上的读完,阅读完成以后还需要消化。
消化吸收的三个层次
一般做法是仅仅读完一本书。这种随机漫步式的阅读方式对知识的吸收是非常少的,阅读是一种被动吸收行为,调用的大脑认知关联是非常有限的。
进阶做法是带着问题去阅读。调动大脑主动地思考和寻找问题的答案,这样能够对所提问题会有个很好的认识,以此增强消化吸收能力,提升阅读效用。
高阶做法是读完去教授别人。方式可以是模拟写给别人看、或者模拟讲给别人听,两种方式对应的行为一个是书写、一个是讲书。
因为需要分享,所以必须调动大脑去关联学到的知识,然后用已有知识点组织语言和逻辑去表达新知识,这种学习方法是最能帮助我们把书本新知转化为个人知识的方法。
消化吸收的两个关键点
消化一本书,主要包括两个关键点,一是阅读方法、二是模拟教授。而我们往往只做了第一点的一部分,即阅读,甚至都不注意方法,更别提第二点模拟教授了。
好的阅读方法可以帮助我们更快地提取知识、节约时间,由此可以腾出时间来阅读更多的书、做更多的事;模拟教授是为了摩擦大脑,通过教授表达,让现有认知去主动关联书本知识,以此延展现有认知,更好收获新知。
综上,为消化吸收阅读内容,我们可以把最实用的两个步骤总结如下,一是运用一些阅读方法高效阅读一本书、二是通过模拟教授帮助大脑形成认知关联强化学习内容。这样的阅读方式才可能真正消化吸收一本书,而不是仅仅读完一本书。
注意事项
可以在早上或睡前阅读,主要是找个没人打扰的时间段阅读,这样可以更好地读进去。其次,如果条件允许,请随身带着书,这样可以在去公园、去酒店、去咖啡店、去茶室等等比较安静的环境下随时坐下来阅读,享受阅读时光。
阅读时先不要急于开始阅读,要先读目录、序言、后记等概览性的内容,以此快速掌握一本书的脉络和所要呈现的内容,帮助大脑构建书籍核心架构。
阅读千万不要逐字读,这样的阅读最低效,仅适用于小说、历史类等书籍,多读学习成长类书籍,能帮助你更快地成长,你是书籍的主宰者,如何阅读由你来定,把有用的信息提取出来就行了,没必要认真读完每一个字。
基于感兴趣的内容去速读和跳读,直接去阅读能够回答你问题和好奇的相关章节内容,这样的阅读方法可以帮助你高效阅读一本书,成为书籍真正的主人、而不是被书奴役。
书写是教授别人的一种有效方式,不要沉迷于自己的世界,要给读者提供阅读价值,特别是开头要吸引人,比如可以通过故事、案例或者现实场景的描述来引发共鸣,吸引读者,更好的教才能更好的学。
设定时间限制,即阅读和书写时都按下计时键,通过营造时间流逝感,来刺激多巴胺分泌,督促阅读效率的提升。高度集中的专注阅读和书写,能够为你带来更好的效能和心流体验,一定不要被打扰。
阅读是一种享受,是一件快乐的事,如果可以,请每次都选择你最喜欢、最能打动你、或者最渴望阅读的一本书。要把每一本你即将阅读的书都当作人生的最后一本书来选择,那么它一定是你当下最需要的、或者最渴望的书,这样的选书方法,才能帮助你更好的保持阅读乐趣,高效的读完且真正消化吸收一本书。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