类比及方法论

作者: 刘潇Edge | 来源:发表于2021-04-19 00:28 被阅读0次

  前言:本篇重点论证自己是个“傻子”。

  中国文化讲究人要有“悟性”,中国著名的军事理论著作孙武的《孙子兵法》国外翻译叫《战争的艺术》。去看这本书它不教你具体的作战方法,而是强调“道可道,非常道”、“无用之用,是为大用”很高大上、很飘渺反正我是理解不了。

    而与之相反的,西方著名的军事著作德国人克劳塞维茨《战争论》,相比中国人,德国人就显得死板不知变通。别尽整那些虚头巴脑的东西,做什么事情,给出一个可操作的步骤,这叫做事的方法论。

    二十多年的现实证明自己不是一个有灵性、有悟性的人,反倒是一个呆板、办事不灵活的人。这点和德国人相似,因此做事的方法论对我来说尤为重要。

    而人的行为过程主要由人对环境信息的获取、感知、处理、输出组成,即感知、认知、决策、行动的过程。事实上一个呆滞的人去做一件事情,在“感知”环节就出了问题,你要像情报员收集信息,因此你需要很敏感。而呆滞的人对外界的信息并不敏感,铁锹是农民干活使用的辅助工具,而“类比”是我们理解或说明时使用的思维辅助工具。

    类比的定义:为了向对方解释未知的X,去找一个与X类似的,但对方肯定已经理解的A说清楚它们之间的关系:X≈A。把A解释清楚,X就不言自明。

  课堂上的老师经常使用“类比”,有助于学生理解原本很难理解的知识。

  小学老师用煮熟的鸡蛋类比地球的构造,使得学生一下子理解了他们不可能亲自体验的知识——谁有能力劈开地球看看呢?

  但对于当时还是学生的我来说,要理解这些抽象的知识一种奢望。从现在去看过往的自己,那就是个“傻子”嘛!得到这样的自我评价确实很沮丧,现实不会管你是不是“傻子”生活会不停地向前发展……而反省自己在哪个环节出了问题才是有价值的。

  有些时候 一个概念反向定义可能会更有效,即:定义X不是什么远比定义X是什么,会更为影响深刻些。

  把类比当作用来辅助理解的手段的时候,要关注“像”的地方,而不是“不像”的地方。否则那叫抬杠。

  这就好像当老师正在课堂上讲地球构造的时候,有学生说:地球和鸡蛋一点都不像!要是地壳像鸡蛋壳那么容易碎,我们就全完蛋了!

  “类比”的逻辑重点是“像”而不是“是”,我们会忽视“约等于”与“等于”之间的区别。不小心混淆了“像”与“是”的人,在用类比理解新事物的时候,接着下一步要犯的错误就是“以偏概全”。

   

相关文章

  • 类比及方法论

    前言:本篇重点论证自己是个“傻子”。 中国文化讲究人要有“悟性”,中国著名的军事理论著作孙武的《孙子兵法》国外...

  • 七年就是一辈子

    11、类比及其方法论 好的类比能让人迅速理解新的事物,但好的类比非常难找。 类比可以影响思维,进而影响行动。 学习...

  • 11期万能钥匙

    2016.10.10送你一把万能钥匙 《类比及其方法论》学习学习在学习 打开一扇未知的门,可能往往钥匙是在别的地方...

  • Java JWT 类库对比及使用

    本文介绍基于 Java 语言实现的各种 JWT 类库的对比及使用,有关 JWT 可以参考:JSON Web Tok...

  • 新生05:类比及其方法论

    类比是我们在说明或理解时所使用的思维辅助工具。 好的类比: 比如,“教育就像一副眼镜”。 戴上眼镜之前和之后,我们...

  • 知道脂肪的真相,你会用生命去减肥!

    比及偶然间再去活动?比及有钱再去减肥?比及老了再出来健身? 有人说减肥是多年前的梗了,已经落伍了,如今盛行“Dad...

  • 《七年》类比及其方法论

    大学的时候读到薛兆丰的经济学文章,他的同学建议他写文章尽量用逻辑少用比喻。薛兆丰觉得他同学说的是有道理的,这其中道...

  • 李笑来老师写文章只用这一种修辞手法

    之前就一直想写一篇关于类比手法在文案中的运用的文章,正好前两天拜读了李笑来老师的文章《类比及其方法论》,深以为然,...

  • 佳时

    比及我不再累赘 方才你知我心意

  • 白莲河游记

    青翠的柳丝 怎能比及你的秀发 碧波涟漪 怎能比及你的眸子 你清丽秀雅的脸上荡漾着春天般美丽的笑容 步履是那样轻盈 ...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类比及方法论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uorull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