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更

作者: nobiscum | 来源:发表于2019-04-29 17:38 被阅读0次

4.29

1890年之后,高更日益厌倦文明社会而一心遁迹蛮荒,太平洋上的塔希提岛成了他的归宿。

1897年,高更贫病交加,曾企图自杀。1901年,他离开塔希提岛前往马克萨斯群岛,两年后去世。

1882年5月,第七届印象派画展在圣诺奥莱街251号展出。克洛德·莫奈开始不愿意同高更一起展出。经过毕沙罗、德加、雷诺阿与莫奈的长时间争论后,高更才得以参加这次画展。

10月~12月,前往南方城市阿尔与文森特·凡·高相聚共同创作。他在普罗旺斯一直居住到圣诞节与文森特发生悲剧分手的一天。

不顾物质的贫困与精神的孤独,终年紧张工作,从事绘画与雕塑。

1898年2月14日,由于不堪欧洲人的蔑视以及贫困、失望、精疲力竭严重心灵打击,曾经服毒自杀未遂,痛苦不堪,后进医院进行恢复治疗。

1903年3月13日,高更再次为保护土著人的利益而遭到非难。由于宪兵吉施奈依的诽谤,高更被殖民当局判处监禁3个月,罚款500法郎。他不服判决,想要上诉,但无法筹集去塔希提的路费,处境十分悲惨。5月8日上午11时,保罗·高更去世。人们在他的画架上看到的是一幅尚未完成的风景画,题名是《雪中的布列塔尼村庄》。

贫穷的纠缠,病魔的折磨他毫不在意,只是后悔从来没有光顾过他的意识。

作品表现了天才、个性与物质文明以及现代婚姻、家庭生活之间的矛盾,有着广阔的生命视角,用散发着消毒水味道的手术刀对皮囊包裹下的人性进行了犀利地解剖,混合着看客讪笑的幽默和残忍的目光。

毛姆在小说中深入探讨了生活和艺术两者的矛盾和相互作用。

他正是在孤独中仿徨,在孤独中冲突,在孤独中生成,在生命的最后一瞬间,在孤独中实现了灵魂的自由。

思特里克兰德的出走则非常突兀和过于激烈,再加上作者利用虚构的情节和叙事手段上的技巧,就塑造了一位不通人情世故和不食人间烟火的所谓纯粹意义上的艺术家。比起高更的出走,主人公斯特里克兰德的出走完全不符合现实的逻辑,对于读者来说更是不可理解。其实这里有更深层次的原因可以说明毛姆如此写作的目的。即毛姆自我欲望的虚拟满足。

相关文章

  • 高更

    再读《月亮与六便士》,忽的想了解一下高更的生平。 保罗·高更(Paul Gauguin,1848—1903)法国后...

  • 高更

  • 高更

    今天读完《高更》,自我追寻需要勇气,佩服他追求艺术的坚毅,不喜欢他置妻子儿女于不顾,而最后却毁于风流,可悲可叹。生...

  • 高更

    4.29 1890年之后,高更日益厌倦文明社会而一心遁迹蛮荒,太平洋上的塔希提岛成了他的归宿。 1897年,高更贫...

  • 高更

    高铁在前行,还有几个小时的路程,我虽然很醉,但不想睡,除了回复回访了友友,还得找点儿乐,继续浪费流量写更文...

  • 向大师致敬 | 纪念高更诞辰171周年

    我要画画,就像溺水的人必须挣扎。 ——保罗·高更 ▲保罗·高更《自画像》1889年 保罗·高更(Paul Gaug...

  • 太用力的关系,终究是一场灾难

    一段故事 梵高和高更相遇的那一年,梵高35岁,高更40岁。 在梵高眼里,高更既是知己,更是偶像。作为前辈,高更才华...

  • 高更与梵高

    大家都知道毛姆的《月亮与六便士》中男主角的原型是画家高更,当然,这部小说不是高更传,毛姆跟高更也素昧谋面,高更去世...

  • 20181011《梵高传》09发疯

    高更来到阿尔的黄色小屋对梵高意味着什么?是高更导致文森特发疯了吗?高更也许只是那个导火索。 高更和文森特完全不同,...

  • 高更鞋

    制作过程:1.拿出两张手工纸。2.把一张手工纸成三角形,在换一边折成三角形,在折成长方形,在换一边折成长方形,最后...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高更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uorun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