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根谭》中说
白氏云:“不如放身心,冥然任天造。”晁氏云:“不如收身心,凝然归寂定。”放者流为猖狂,收者入于枯寂。惟善操身心者,把柄在手,收放自如。
白氏:指白居易,字乐天,唐代诗人和文学家。他的诗歌题材广泛,语言通俗易懂,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冥然:玄默的样子。
天造:天地,大自然。
晁氏:指晁补之,字无咎,宋代巨野(今属山东)人,善于书画,因仰慕陶渊明而建造归来园,自号归来子。
寂定:佛家谓心不驰散,保持安静不动的禅定状态。
翻译:
白居易说:“遇到事情放松身心去做,成败得失听凭自然。”晁补之说:“遇到事情要小心谨慎,这样能坚定信念不松弛。”放任身心容易使人陷入猖狂,事事约束身心容易使人陷入枯朽寂静。只有善于控制自己身心的人,才能自己掌控自己的身心,做到收放自如。
“不如放身心,冥然任天造。”一句出在白居易《首夏》,诗里描绘出夏天植物繁盛、飞禽走兽各自自在生活,天地万物和谐共生,而他被贬,官场失意孤独潦倒,两相对比,发出感慨,不如放下身心,顺其自然。
这样的结果就会少了约束而不免多出行动出格。
晁补之,著名的“苏门四学士”之一,擅长议论文体,工书画,二十几岁进士及第,一生官场起起落落,在任上去世,也因此,为人谨慎自律,故有劝人戒骄戒躁,安静守虚。
“放身心”和“收身心”都是诗人以自身的境遇和遭遇得出的总结,把人的心性两极化了。高明处却是,该收敛身心的时候收敛,该放松的时候放松,做到收放自如。情趣和严谨共存于一身,才是有趣的人生。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