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林子大了什么鸟都有。这句话用来形容我那个人数繁多的部门,真是再贴切不过。
比如自以为是的伊丽莎白,总是以老员工自居,向来把公司当她家,任何事情她说了算。
她最擅长的是否定别人的劳动成果。
一次,某同事忙碌一上午把货摆好,她一出现便指手划脚让人重摆。
性格和蔼的同事一肚子怨气,不好当着大家的面发作,只好满脸无奈的听从她的指挥。
几乎所有人都领教过伊丽莎白的不可一世。
最严重的一次,她像个部门主管似的给一位同事分派任务,彻底把人激怒了,忍无可忍第二天申请了部门调动。
2
不知道是伊丽莎白的嚣张惹怒了上级,还是谁背地里告了状。没多久部门里传出了伊丽莎白已经调走的消息。
消息一传出,无人不拍手称快:
“总算摆脱这个讨厌鬼了,谢天谢地!”
“真是太好了,少了她以后少多少事呀!”
事情的发展有点峰回路转,到新部门上班才几天的伊丽莎白,过了一段时间又重新出现在大家的视线里。
所有人都傻了眼,私下里三言两语的议论着:
“怎么又回来了呢?安静的日子才过几天又要结束了!”
“肯定是到新部门没少惹事,又给退回来了。”
大概是比较以后还是觉得原来的部门好,刚调回来时伊丽莎白确实消停了一阵子,可没过多久便原形毕露。
无奈的大家只能忍受着。在上司眼里,她是一位销售能手,跟同事相处不好也不能成为辞退她的理由。在西班牙,解雇一个二三十年的合同工谈何容易?


3
从此大家便祈祷,哪天上班再次听到伊丽莎白被调走的好消息。直到有一天,她父亲去世。
公司里有个不成文的规矩,每当有同事的直系亲属去世,大家便会凑钱买花圈,当然这也不是强制性的,完全凭自愿。
这件事成为那几天的热点,大家背地里讨论的最多的是要不要给讨厌鬼伊丽莎白凑花圈钱。
爱恨分明的我在部门经理的劝导下还是铁石心肠的拒绝:“真不是不舍得那几块钱,她平时太不会做人了,你打听打听哪个对她没意见?”
最后让我改变主意的是那位曾经无数次忍受她指手划脚的同事:
“孩子,我们不能跟她一般见识,失去亲人的痛我们每一个人都会遭受。
不管是在西班牙还是在我们公司,不给凑花圈钱都很说不过去,不管她为人如何,不应该在这个时候跟她计较,否则我们不是跟她一样吗?”
看我还是无动于衷,她接着说:
“你自己看着办吧,反正这钱我掏,我认为这是最基本的教养。”


4
我逢人便打听,发现所有同事一个不落的全给伊丽莎白去世的父亲凑了花圈钱,不想引起注意的我最后也还是很不情愿的掏了。
并像其他同事那样在她父亲葬礼过后给了她一个拥抱还说了一些节哀顺变的话。
生老病死这种再正常不过的事情,过去了就过去了,后来没人再提起。
可渐渐的大家却发现,伊丽莎白像换了一个人。
一次我有事,急着下班回家,她主动提出帮我完成手头的工作。反应过来的我忙不迭的拒绝:“不用不用!”,怕她又使什么坏,没想到她一直坚持到我答应为止。
同事们也都反应,她确实是变了:
“像换了个人似的,大概是知道悔改了。”
“我很久以前就不跟她说话了,那天她竟然主动跟我打招呼!”
部门从此少了许多怨气,风气慢慢变好,再没有以前那种压抑的感觉。


5
印象中,我工作过的不管国内还是国外的公司里,总有那么一两个让大家议论纷纷的人物。他们常常是所有人无聊时的谈资,如果没有他们,工作是多么沉闷的一件事!
此人要么爱出风头,让所有人都看不过眼。
要么爱拍马屁,在老板前面永远是最优秀的那个。
最典型的要数像我上面提到的伊丽莎白,他们和你职务相当,却最爱充当老板发号施令。
国外同事们的理解是,这类人在生活中往往有很多问题,所以总把情绪带到工作中,让周围的人为此买单。
聪明的人对这一类人很怜悯:
“可怜的人,让她去吧,她生活就够不幸的了,我们包容包容她,算是帮她一个忙!“
“做好自己吧!时间会揭晓一切!”
大部分在同一岗位上工作一辈子的西班牙人,不能改变别人的他们只能改变自己。
与其说这是一种无可奈何,不如说是一种智慧,抱着这种心态的人,跟所有人都相处都的得心应手。
以德报怨的处事方式,果然放之四海而皆准。

微信扫一扫
关注该公众号
微信公众号ID:LAI675290067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