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货架上,一干瘦中年男子在挑挑拣拣。他头发凌乱,穿着不合身的绿灰色大褂,宽松到拖沓的裤子,个子不高,就是特平庸甚至是很土的符合菜市场市烩烟火气质的一男子。我从他身后走过时他还用带着些许方言的声音在问售货员:这个…多少钱一斤?……
我挑选好大米,鸡蛋去结账时,他也过来了,举着半小塑料袋像豆泡似的干货随意又不容置疑的问收银员:这多少钱?
收银员直接薅过来放在电子秤上称说:四块!
他继续问:这多少钱一……
话没说完,那收银员就不耐烦的说:十块钱一斤,这些四块。
他听后:这么贵。转身拿着应该是放回原地了。
收银员在那自己嘟囔:这原先十二一斤呢……然后顺着他的背影,一脸的鄙夷之相。
对,很稀疏平常的一幕,但让我觉得那朴实又土土的男子有点可怜。我不知道他何以独自一人逛菜场买菜,是儿女不在身边吗?是老伴今儿忙吗?还是说孤身一人独住?何以四块钱的东西都不舍得买?我知道种什么因结什么果,这世上多的是穷人。或许我不是可怜他,而是从他身上看到了我故乡里人们的影子。
那是个小村庄,村里的人朴实却也麻木,那都是被生活压弯了脊背的人,是从穷日子走过的人。虽然现在生活都好点但是也改不了为了几毛菜钱讨价还价的习惯。说实话,我不喜欢这样斤斤计较的人,所以我现在并不喜欢回家乡去生活。但更主要的是,看到那些小时候那么亲切的婶婶大娘,为了几毛钱讨价还价的场景,我就无端的感觉可悲可怜。
是,他们算是好人,但生活从来不会照顾你是好是坏。所以在生活面前,尊严算什么?被鄙视就被鄙视呗。甚至为了小钱脸皮不要人也多的是,这样的人,你告诉他什么是自尊,什么是胸怀?他不懂,也不屑于,他们只知道能省点钱就省点,这样少操心点孩子的学费,这样多给孩子点生活费。
在那个地方,所有的大人都是为了孩子活着,孩子是他们的所有,为了孩子苛刻自己,放弃自己。你都忘记他们是有血有肉的人,也曾少男少女过。你问他们梦想是什么?生活是什么?他们只会给你个大白眼,生活便是能吃饱饭。所以你又能如何?你告诉他们,人活着要开心,要有自己的追求不要太过苛刻自己的物质生活,也要有自己的精神世界,有用吗?你除了心疼他们,没有任何办法。
所以,我不喜欢那个地方。就是因为那是故乡,我才会在那感受到无奈和怜悯。故乡里的人和事就像一个老旧的机器在运作着,古老的技术却也让那儿的人们生出了足够的安全感,习惯如此也安于如此。
而我,也离他们越来越远,直到回忆也越来越淡……
- 夕猫猫
- 杭州
- 2017.10.24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