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一直认为粽子是端午节的灵魂,每年端午节商场里的各种粽子齐聚一堂,让人大开眼界。
今年的端午快到了,我不由想起去年个女儿包粽子的情景。
我们北方的粽子做法简单,放一枚红枣或几粒花生米即可。
我爱吃粽子,女儿(去年是幼儿园大班)和我一样,对粽子相当的迷恋。还有几天才过端午节,市场上已经有糯米和粽叶在卖了,可把我们母女肚子里的“馋虫”给勾出来,于是买回材料自己动手包粽子。
包粽子可是技术活,往年的粽子都是婆婆负责,她知道我们爱吃,都是煮好后拿给我们。这回我自己试着包粽子,照葫芦画瓢,说干就干。糯米泡好,粽叶清洗干净,马莲(用来绑粽子)用水泡软,我煞有介事地把场面铺开,向女儿展示我的三脚猫功夫。
我先取三枚粽叶铺开,把最宽的一端在手中挽成斗状,一枚红枣放进角中,取糯米把“斗”填满,用水把米码平,开始用余下的粽叶包裹住粽子。可是连试了几次,不是粽子包得太软,就是糯米外露。
这可难倒我了,从前没嫁人时,包粽子是妈妈负责。嫁人后,是婆婆负责。看她们包时觉得简单,怎么轮到自己就这么费劲呢?
看我包了几次不成功,女儿的着急了,伸手拿粽叶。我正心里着急,怕她添乱呵斥了几句,她委屈巴巴地哭诉:“我也想学学,要不以后也不会包。”
我愣住了。可不是吗!这些年,已经习惯了依靠他人,现在自己做事才发现一无所知。看着女儿梨花带雨的模样,说啥也不能让她步我的后尘!让女儿学起来。
我小心地在包粽子时躲避走过的“坑”,终于做出了一个成品。女儿也在我的指导下包出了第一个小粽子,有了经验,她又迫不及待地开始包第二个,嘴里还念念有词:“这个给奶奶,下一个给外婆……”我们娘俩一口气包完,收拾好狼狈的现场,开始煮粽子。
当粽香扑面而来,我们兴奋不已。打开锅盖,有几个粽子稍微露米,其余的还是完完整整的,虽然样子有点“出众”。
我挑出几个卖相好的粽子装在盒子里,对女儿说:“走,给奶奶献献丑。”
“太好了,给奶奶送粽子了!”女儿兴奋极了。
看着女儿的高兴的样子,我知道粽子没有白包。以前是长辈牵挂小辈,把最好的留给我们,这次参与其中,她懂得粽子里装着满满的爱。
又快到端午节了,我还得把包粽子的用料买齐,今年我和女儿又可以大显身手了。
不说其他,单说这份心意,奶奶那极易感动的性格收到后很有可能会哭着笑。她学会一项技能,我也放心,总不会如我从前那般。
不仅如此,我相信女儿和我一样都觉得粽子不光好吃,更是一种牵挂。包粽子的传承路上,实际是母亲对孩子的爱与挂念。
22年度写作营第86篇 1004字 累计135767字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