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上小学时有一个特别强大的技能,就是在每一次的课间打斗时,可以瞬间变成自己想成为的任何一个卡通人物。“变身”的方法也很简单,只需要本人心中想象出变身对象的原始形象同时口中配合默默念叨“变身口诀”就可以完成超级变身,投入到与小伙伴们的战斗中。
记得当时我喜欢变身为机动战士,想好原型后口中配合发出变身时所需的“KUKUKIKI”,然后再张开双臂变身飞行模式向目标发起冲击。
现在看来,那是神奇魔幻的时光,也是童真幼稚的年代,甚至有时候分不清戏里戏外,睡觉前对着母亲也要喊着“威震天,我擎天柱是不会投降的”诸如此类的台词。
随着时间的变化,这种“变身”的技能并没有也随着年岁的增长变得更加强大,反而不断地退化。
舞勺之年的我,当然不会傻到在众人面前发出“变身!铁胆火车侠!”的呼喊。与此同时,“变身”的对象也发生了变化。踢球时从变身“足球小将”到“贝克汉姆”附体;骑车时从变身“马克五号”到法拉利车手的“舒马赫”,“变身”带来的是一种倾情地投入,一种心灵体验的满足。
当时的感觉就如同苏子说“知不可乎骤得,托遗响于悲风”的反写。
然而终于有一天,我发现自己慢慢开始丧失“变身”的能力,开始在意现实中的自己,知道自己这辈子最多自己变身成那个瘦高的超级玛丽,前提是还必须有修下水道的师傅愿意帮我。
更重要的是,我渐渐发现身边的大环境也不允许我继续这“变身”的游戏。不会有人再陪你玩奥特曼打小怪兽的游戏,与此同时有一种叫“角色扮演类”的游戏可以在电脑上满足你想要变身的一切原型,超级英雄、变形金刚、足球明星和赛车手统统不是问题;“变身”现在显得不必要和多余。
再后来,毕业上班,开始过上忙忙碌碌而又碌碌无为的日子。“变身”这个技能终于因为一不能挣钱而不能当饭吃,慢慢被时间尘封,“揉碎在浮藻间,沉淀着彩虹似的梦”。
直到去年夏天,我无意中商场看见有卖一种棉麻的花纹短袖,虽说属于花衬衣,但经典的花纹图案采用含蓄内敛的颜色,带给人很多想象。
那是一种怎样的感觉,我在脑海中默默回味,不让那感觉从手中轻易溜走。就这样过了良久,我终于回想起它的影子,那是在十几年前或是更远的时间,当我还是一个孩子的时候,幼儿园发给我们每人一套印有忍者神龟的夏装,普通的棉质服饰因为印上带有忍者神龟的图像而蕴含着一种能量。我那个夏天几乎天天穿着它上学,并无数次变身忍者龟与同伴嘻嘻打斗。
很久以前听过一首歌,里面好像有一句唱到“夏日到来,令人怀念”。让人所怀念的又岂止是夏日。
原文写于2014年夏,有改动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