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一个连续多天的加班,起因是在某个测试环境上有个低概率的问题A,目前出现2次,4天复现一次,一共几十个环境在工作,只有这一个有问题,问题的现象很诡异,无法解释,简直是玄迷。为了定位这个问题,采用重新出版本抓log的方式,期待在再次出现问题的时候可以有更多的参考信息。然而新出的版本又有了新的“玄迷”B,多人花费了一天的时间才定位到问题B,有一些小感慨。
1、如何评估值得?
在此问题上投入时间的人都不免疑虑,花这么大力气定位一个低概率的问题是值得么?那么如何衡量是否值得呢?从交付上看质量是第一优先级,存在着问题就代表了风险,就必须要解释,这是一个闭环,工作就是工作,无法用投入产出比来衡量是否值得,换句话说,所有投入时间的人都期望的结果是没问题,是由某些随机因素导致的异常,宁愿花时间去自证清白,也不希望真的是问题而引起更大的投入。有些投入是不期望收到“结果”的。在有些工作中不要太关注是否值得,在结果之前可能是伪命题。
2、相信科学
科学是将玄迷变为问题的过程,所有的未知都认为是“玄迷”,尤其是现在的行业涉及到很多过程,验证的不充分,就会引入了更多的不确定性,某些公司甚至在产品前有拜“菩萨”的传统,求心安,也因为有不可控的因素。然而随着技术的发展,流程的成熟,有越来越多的手段消除不确定性,所有问题都有原因,要相信科学,才有追本溯源的决心和勇气。经历了B从玄迷到问题的过程,对于问题A的定位也愈发觉得必要。
3、这个问题和我有关
在问题定位时一定不能抱着这个问题这么奇怪,和我没有关系的心态,“和我有关”能让自己更投入,更聚焦,这是有效解决问题的前提条件,如果抱着这样的心态,仔细梳理输入输出,可能会帮助我更快的解决问题。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