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题]:触发点;[片段来源]:《如何改变习惯》P27~28
【R:阅读原文】
第一个进阶技巧叫作“触发点”,即启动你某个行为习惯的信号,你需要找到这个信号,并且强化它,使你的习惯更容易坚持。不过在此之前,你需要先充分了解某个行为习惯从开始到结束的运行过程。
大多数人口中的“某个习惯”,其实不是一个单独的习惯,而是许多微小习惯的组合体。这些微小的想法、行为联结在一起,组成人们一般所说的“习惯。以吸烟为例,虽然人们通常觉得吸烟是“一个习惯”,但它其实是由很多小习惯组成的。一个人吸烟的过程大致如下:
◆ 产生吸烟冲动
◆ 找烟,如果没找到,就去商店买/向朋友要
◆ 把烟抽出烟盒
◆ 点烟
◆ 吸烟
这是极度简化的过程,但它足以说明,一个习惯是由一系列复杂的行为组成的。
那么“触发点”在哪里?很容易看出,“触发点”就在一系列行为链条的开端。把握好链条最前面的部分,就可以控制住整个过程和结果。我们来想象一下:如果你想健身,然后花大部分力气完成好最开始的几个行为,到达健身房,那健身岂不是水到渠成的事了吗?
“触发点”源自一个古老的概念,这要从一位俄国科学家和他的狗讲起。当时,伊万巴甫洛夫正在研究动物的消化过程,他发现每次在喂狗的时候,狗在他还没拿出食物之前就开始流口水。
后来他发现,这是因为在喂狗之前,他都会摇铃(中性刺激物)。不久,狗便将铃声和食物联系在一起——只要铃声响起,它们就会流口水。“触发点”恰恰是按照同样的原理,不断作用于某个行为链条的开端,与之不断建立联系,形成条件反射,进而将这种条件反射延伸至整个行为链条。当然,“铃声”和“流口水只是一个例子,你需要找到适合自己的“触发点”和相应的条件反射,从而开始某个习惯。
创造“触发点”是为了形成一套高度固定的仪式,它以某个刺激为开端,形成条件反射,从而引导行为。这套仪式必须简短,并且高度有效地指向你想要养成的新习惯。
一个“触发点”由两部分组成:信号和仪式。
【I:重述信息】
原本计划好下班回家就跑步的,结果回到家一坐下,就刷起了手机,当想起跑步这回事的时候,一看时间,哎呀,都快9点了,太晚了,要不明天再跑吧;明明要减肥规划好不吃甜食的,结果看到甜食,就忘乎所以,吃完以后,才想起这回事;唉,又破戒了,这样的情况这样的苦恼,相信我们都有遇到过吧;为什么会这样呢?有什么办法,可以让我们说到做到,言出必行呢?
就拿拆页中所举的抽烟那个例子来说,(申明下,抽烟不是好习惯啊);抽烟看起来只是一个习惯行动而已,其实抽烟这个习惯是由若干想法或行为所组成;产生吸烟冲动-找烟/买烟-把烟抽出烟盒-点烟-吸烟,那么在抽烟这个习惯中,它的信号是什么?又在哪里呢?
抽烟的信号可以有很多,可以是闻到烟味,可以是看到他人抽烟,或是正好到平时抽烟的时间点等等,习惯链条的最前端就像是一个接收天线,收到信号后,就产生了吸烟冲动,并启动吸烟的“仪式感”,打开烟盒-把烟抽出-点烟-吸烟;仪式感就像是程序一样,接到信号就开始启动,直到最终完成程序结果,也就是完成习惯行为,信号和仪式感组成了完整的“触发点”。
当我们知道了原理,具体要如何做,可以激发触发点,让习惯行为可以持续的做下去呢?有三个步骤:
1、对自己所要培养或改变的习惯进行分解,找出它是由哪些想法或行为所组成的;
2、自我审视,能够激发自己产生习惯行动或想法的信号是什么?(可能不止一个,尽可能都列出)
3、你的仪式化行为是什么?梳理出你习惯中的仪式化行为。
【A1:相关经验】
分享一下我养成阅读习惯的例子,我过去虽然也看书阅读,但总是断断续续的,想看了就看看,也没养成什么习惯,有时候就是1、2年不看都有可能,真正形成习惯,并开始持续不间断的进行阅读,还是在去年年初的时候。
去年年初,家里房间整理,为了增加收纳,我在书桌上,放了2个3层置物架,用来摆一些小摆件啊、文具啊什么的,收拾好了以后,看着架子上还有些空,想想空着也是空着,于是就从书柜里拿了些书放上面,怎么说看着也显得更有文化气息;接下来的日子,在房间里只要空下来,看到架子上的书,有时就会顺手拿起来翻翻;再过了些日子,慢慢也就从站着翻翻,到坐下来看看;时间长了,每天上班都会在包里放上一本书,公司的桌子上也慢慢放上了一排书,我阅读的频率也直线上升。
我看书的时候,通常都会需要相对比较安静的环境,然后摆上文具盒、书签、水,再坐下来慢慢看,老婆说了好多次,看书就看书,搞的和老太爷一样。
在学习了“触发点”的知识后,回过头来反思分析,当时养成阅读习惯的过程,在家里的书桌上,公司的书桌上,每天上班背的包里放书,其实就是一种“信号”,随时都在提醒我,看看书吧,而准备文具、书签、水,然后坐下看书的过程,其实就是我的“仪式感”;只要把这一系列行为都做了,自然而然就会继续下一个动作,拿起书来读;
【A2:我的行动】
7月底21天RIA训练营结束时,给自己定下的目标是每周3个便签,按照这个标准,整个8月至少应该写13个便签,结果含1个改写便签在内,也才11个便签,根本就没达成目标,甚至有1周就写了1个便签,深感惭愧,痛定思痛之下,决定养成写便签的习惯,持续的做。
目标:9月开始,每周3个标准便签,达不到罚自己群里发红包;
行动计划:
1、分解自己的拆书便签的行动流程;
产生写便签的想法- 打开电脑 - 打开预存拆页文档 - 构思 - 开始写
2、审视自己,能激发自己写便签的信号有哪些:
①在自己的书桌或工作桌前贴提醒提示,坐下就能看到;
②清单管理APP设置便签提醒;
③关注分舵微信群,看他人发的便签作业;
④参加或自己报名分享线下拆书活动;
3、自己写便签的仪式化行为有哪些:
①准备要拆的书;
②打开电脑;
③设定时间;
④打开便签R的存稿;
⑤构思;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