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雨飘摇

作者: 霏雪儿s | 来源:发表于2020-09-07 21:29 被阅读0次

        风雨飘摇的夜,我读汪曾祺的散文《随遇而安》。

        都说汪曾祺的散文没有结构的苦心经营,也不追求题旨的玄奥深奇,平淡质朴,娓娓道来,如话家常。读到汪曾祺散文《 随遇而安》和《自得其乐》这两篇才深知汪老的与众不同,被人评说为所谓“中国最后的士大夫”,尤其是“随遇而安”,原是和这册散文的集子同名的。真是汪老心态和人格的写照。当年因为“绿色的呼吸”这个句子为其辩解而被打成右派,他却也随遇而安,并不逆来顺受,而是以随遇而安的态度面对,这里有儒家的悯苦和善良,也有到家的出入世之逍遥。后来由于改造良好,随遇而安,被领导定性为干活不藏奸和群众关系好,“人性”不错,可以摘掉右派帽子了。后来有人问他这些年怎么过来的?他们大概觉得他的精神状态还不错,有些奇怪,汪老于是说那就是随遇而安吧!

        他的《自得其乐》,写出了自己对付病痛、生活、艺术的达观。“切对口”不吭一声,抗疟疾考上西南联大,尤其是“牙疼”那一段,竟然在两周之内完成从拔牙到镶满口牙的过程,而且这速成的满口牙一直维持到了老年,真算得上一个随遇而安的奇迹!这些随遇而安,自得其乐的境遇,完全是汪老个人的写照,不计较,不求全责备,甚至有了病痛,从不轻易喊一声。在他内心终有一种苍山负雪,洱海流云的境界,在他给友人的冬日菊花画作题诗云,“新沏清茶饭后烟,自搔短发负晴暄,枝头残菊开还好,留得秋光过小年。”

        ——原引百度:他以个人化的细小琐屑的题材,使“日常生活审美化”,纠偏了那种集体的“宏大叙事”;以平实委婉而又有弹性的让人重温曾经消逝的古典主义的名士风,没有当代散文的空洞、浮夸、虚假、病态,让真与美、让日常生活、让恬淡与雍容回归散文,让散文走出“千人一面,千部一腔”。

相关文章

  • 风雨飘摇

    山雨来,风欲狂,摇摇欲坠何人思量 乾不正,坤则移,鞠躬尽瘁不甘现状

  • 风雨飘摇

    风雨飘摇☆曾晓琴 我不会认输 但我只能背负 人心残酷冷酷无情 让我勇敢沉浮 看清眼前路 一路把您追寻 我只能上前一...

  • 风雨飘摇

    风雨飘摇☆曾晓琴 我不会认输 但我只能背负 人心残酷冷酷无情 让我勇敢沉浮 看清眼前路 一路把您追寻 我只能上前一...

  • 风雨飘摇

    风雨飘摇的路上,骑单车的年轻身影,不禁回想当年的自己,一步错,步步错,不知走错了哪一步,才沦落到今天的地步...

  • 风雨飘摇……

    别色异样的青春年华, 浸留了几人的感伤? 似花非雾的迷途, 曾迷茫了孰人的归程…… 灞桥柳依然青, 谷底花仍旧美,...

  • 风雨飘摇

    这年夏日知了似乎格外聒噪。 听说今天有日食,纪雨和她的妹妹早早地起了床,匆匆吃过早饭,一人带了一块不知哪来的深色玻...

  • 风雨飘摇

    没有爱的婚姻如座风雨飘摇的危楼,经不起现实的磕磕碰碰。 没有钱的婚姻,什么也干不了,生活会寸步难行。亦如贫贱夫妻百...

  • 风雨飘摇

    风雨飘摇的夜,我读汪曾祺的散文《随遇而安》。 都说汪曾祺的散文没有结构的苦心经营,也不追求题旨的...

  • 风雨飘摇

    刚刚在提心吊胆中送走了八号台风“巴威”,九号“美莎克”跟着就来了。一向让人们自豪的吉林宝地也没幸免,城镇...

  • 风雨飘摇

    文/木班小辛 美夏十一岁,随父母来到大城市,一家三口挤在不到十平方米的小屋。 夏天本是一个多雨的季节,不过那天的雨...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风雨飘摇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urfrek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