趁早早起阅读营
《亲密关系》阅读打卡第72天,练了瑜珈、吹了头发、看了电影,弹了古筝。充盈开心的一天,好状态、保持着。
1、形如成人 心似赤子
原文:“如果你从偏差行为的角度来观察一对如何企图控制对方的夫妻,你就会发现罗伊·哈柏说的一点也没错:‘大人其实也只是幼稚的小孩’。”
感想:不只大人是孩子,老人也是。每个人内心都住着一个孩童。这个孩童会在你全然放松时出现,惬意中休息着,像躺在妈妈子宫里般甜美地睡上一觉;这个孩童会在你得不到想要的物品时出现,一心想要不顾一切,哪怕就地打滚、磕头跪卧都在所不惜。我想学会跟自己内心的小孩相处,知道什么时候不让他过分人性也是非常需要学习的。自我内部协调好了才会形如成人、心似赤子。
2、不破不立 直面痛苦
原文:“但是痛苦并不会消失,如果我们不好好处理,痛苦永远也不会消失。在较早的几段亲密关系中,我最不能了解的是:伴侣只让我发觉到痛苦的存在。其实痛苦存在我心中已经很久了,只不过我不愿去感受。让我惊讶的是,我一直在否认痛苦的存在,却一点都没有察觉到自己在这么做。要在旧痛一浮现时就立即发现,需要敏锐的洞察力,若要以负责任的态度来面对,不把自己心爱的人推开,则需要更超凡的能力。有一点很重要,必须注意:在分享过一段特别亲密的时光之后,情侣们往往最容易吵架。”
感想:没有什么痛苦是不面对就会自然消失的。痛点如果不解决就永远是个结,僵硬地突出在那里,即使你将他深埋入骨入肤,也会时常硌得你生疼。所以要么将其消散、化解掉,要么经历一番抽骨拉筋,将其直接剔除。不破不立,直面痛苦。
3、走出一步 海阔天空
原文:“有很长一段时间,我一直不了解和伴侣吵架只是为了不去感受旧痛。我的伴侣所做的,仅仅是让这些旧痛浮上我的意识表层而已。我当时也不知道,我所说和所做的,也可能在朋友和伴侣身上造成同样的效应。要记得,我们宁愿争吵也不愿面对伤口,是因为生气比承受心碎要简单得多。”
感想:人的直觉是避重就轻、趋利避害的,这是生物生存之本能的延续。但是当我们聪慧到已能觉知自身不足时,就该看清自己生气的缘由和内心真正所需了。这些承受心碎的关键点可能是你的底线原则,也可能不过是你常年被灌输出来的习惯情绪而已。分辨他们需要勇气、承认它们是自己的旧痛,并在影响着你和伴侣的相处需要勇气,但唯有走出这一步,才会有海阔天空。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