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我,女,24岁,旅游管理专业,刚接触旅游管理一年,2020年本科毕业,2019年2月14日前往中国台湾铭传大学交换一学期,2019年6月24日离开中国台湾。

<02>
我理想中的交换生模样:认识很多同学;参加各种聚会;撩一个小哥哥;谈一段跨洋恋爱;尝遍各种美食;浏览各式美景。
然而,现实中的交换生模样:只有两三个常联系的同学,交往最密切的同学便是和我一样来自大陆的学位生;聚会通常都是社团举办的,没有机会参加,除非学校组织的大型活动;小哥哥虽多,但是能接触的很少;没有小哥哥哪来恋爱呢;说起台湾的美食,走街串巷到处都是意大利餐厅、日料,反而有特色的台湾小吃很少,需要你去挖掘,大多数的夜市内的美食都差不多那么几样,令我最难忘的就数炸弹葱油饼;台湾的美景确实很多,不论你在哪个街角,都有小清新的韵味,更贴近于日本的感觉。

<03>
在台湾做交换生的那段日子里,我每天会担忧,因为政治因素,不论是老师上课或是跟同学聊天,我有遇到过个别老师撑美国(例如美国污蔑华为泄露用户资料),也有老师会在上课时跟同学聊大陆与台湾的差别,但是其实更多的是他们总是把台湾以一个国家的口吻来描述,然而我却无能为力。我所接触的一个台妹,跟她关系还不错,也会一起讨论政治,她每次跟我聊天都会说“中国”和“台湾”,最后一次和她见面时,我跟她说“其实我们更希望称呼中国是大陆或内地”,她也和我说过“如果台湾能继续这样下去就好了(意思是不希望一国两制)”。

<04>
总有一些湾湾人会问我觉得大陆跟台湾的差别在哪里,我也和同我一起交换的同学们讨论过这个问题,总结为以下几点:
①湾湾的生活过得很惬意,一家小小的店铺每周总会有固定的休息日,除了在台北,总觉得生活在一个慢时空中;

②大部分的湾湾人确实很热情,而且他们的说话语气、做事方法都能让人感觉愉快(我一个朋友是心理学专业,她说台湾的心理学很好,我想这就是其中一个原因吧,他们为人处世的做法都是基于心理学的理念,即使没有专门学习过,但他的生长环境便能影响他的行为);

③部分的湾湾人都有点傲娇,他们没有亲自去大陆走走(他们比较常去日本韩国),潜意识里就觉得大陆的北上广深应该跟台北差不多,其他的城市经济发展应该都比不上台湾,这才会有茶叶蛋与榨菜的梗的出现,甚至有次有个大叔问我桃园市中坜区与杭州是不是差不多,可把我气坏了,一个跟四线城市差不多甚至更破的地方竟然还敢跟我大杭州相提并论;

④关于乘坐公交车,湾湾人坐公车时都需要提早向公车招手,否则车就只能跟你bye bye了,而且下车需要提前按铃,这样就能节省一些不必要的站点停靠。在垃圾分类这块,我很提倡资源回收,不过他们的垃圾分类不像我们做的这么细致化,毕竟我们才刚刚开始起步。上下扶梯时,基本都站立在左侧,右侧留给急需快速抵达的人通行。以上三点,都是我很喜欢的地方,且回来后仍会继续保持这些习惯;

⑤作为一名旅游管理的学生,在湾湾课堂上学到的知识和大陆的有点不一样,因为他们更能接触到国外的一些信息,比如我的一个老师,他了解日本的程度比日本人都多,有时他会提问日本妹子“知不知道这个地方”,日本妹子大多数都会说不知道。老师说很多大陆的老板(特别是福建人,没错,就是广东人特别喜欢吃的那个福建人)都会专门到台湾聘请顾问,设计一些观光工厂或是创意园等。如果单从学习的角度出发,我十分推荐到台湾学习旅游这方面的知识,如果会日语,更建议去日本学习,因为日本在旅游这块的发展时间比台湾更久,而且他们总是会有很多古灵精怪的创意让某个城市起死回生;

⑥湾湾在某些大型的表演上的服装的饱和度都很高,我参加了两场大型活动:学校的啦啦比赛和闽南文化节的踩街。当你作为一个观众欣赏表演时,你会被他们的认真感动,但是看到他们的服装就又感觉回到了当初台剧兴盛的那个时代(例如王子变青蛙,微笑pasta)。部分湾湾人在穿衣上都不讲究美感和时尚,啥颜色都可以搭配在一块,甚至你可以在同一时间同一地点同一天气下看到不同的人穿着厚度不一的衣服出入;

⑦湾湾的国立动物园、天文馆、海洋馆等娱乐场所门票都超级无敌便宜,印象最深刻的就是动物园,因为我有学生证,所以一张动物园的门票折合人民币不到10元,你就可以进去观赏动物,而且园区特别大,可以逛一下午,园区内的商品物价也不高。还有湾湾有观光工厂,是部分企业为了打造品牌文化设立的工厂(在杭州据我了解只有一家康师傅有这个工厂),这些工厂你只需要提前在官网上预约,就可以免费入场,观看生产制作过程,甚至在做导览讲解的时候还会赠送你小礼品,我去过可口可乐和养乐多的观光工厂,环境都是一级棒,不仅赠送饮料,还可以买品牌周边商品,是个很不错的体验。


<05>
曾经有个出租车司机很实诚地跟我说,湾湾现在发展不行了,因为现在的湾湾青年大多都不会规划自己的未来,甚至不会为想为社会多做点事,如果再过几年还是这样,湾湾一定会走向衰退。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