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进步
吃过晚饭,带陶和小七下楼玩,把滑板车拿上了,想着让小七试试,令我惊喜的是小伙儿拿上就会骑,看着孩子一点一点的进步,心中无比的喜悦。
楼下本来有很多小朋友,等我们下来之后却发现一个都没有了,不过很快就过来了几个大朋友,陶迅速和他们玩在了一起。
一个哥哥在练习跳绳,正好我们也拿了跳绳,共同话题显而易见,两个人进行了一场比赛,哥哥略胜一筹。从这件事里,我得出一个结论,小朋友该学习的技能还是要学,即便一开始他不同意,只有这样,在和其他小朋友一起玩的时候才不会没有自信,也能够很快的融入进去。拿陶来说,协调性的大运动一直是比较弱的,跳绳的练习也是历经了很长时间才能连跳三四十个,但相对来说是练习比较早的,所以在学前班班里是跳得好的,这件事给了他极大的信心,更为重要的是,因为感受到了自己一点一滴的进步,所以对这件事充满了成就感。
理想的教育理论认为,孩子做一件事,应该是发自内心的喜欢,如果孩子不喜欢,家长不应该强迫或使用其他手段来诱惑孩子。然而事实是,对于没做过的事情,孩子是无法判断自己喜欢不喜欢的,有可能一受挫就放弃了,更有可能的情况时,孩子在不断做事的过程中取得了进步,获得了成就感,然后有了兴趣。对于跳绳,陶陶一开始是非常受挫的,但因为运动中心的鼓励措施,坚持够天数的孩子可以得到几个玩具,在玩具的驱使,陶坚持下来了,又因为这个过程中有了进步,得到了正向反馈,加上我不断的鼓励,所以一直坚持到现在,现在,第2轮的奖励马上就到手了。
接下来计划让陶学轮滑,因为平衡车上手很快,玩的很溜,我自己认为这两项运动有共通性,明天如果有时间,带他去买一套轮滑,加油吧,小陶,起飞吧,小陶,妈妈会一直支持你。
二、趣事
在超市买菜,接到爸爸的电话:“给你带了煎饼果子,你儿子要给你带的。”内心充满了喜悦,多好的孩子呀,比爸爸强多了,还喜滋滋地向姥姥炫耀,看我儿子对我多好!
到了家里,陶立马把自己正在吃的煎饼果子递到我手上:“妈妈,给你买的!”看陶正在吃,我很疑惑:“那你吃什么呀?”“我们一起吃呀。”嗯,有道理,好吧。
姥姥本以为煎饼果子够我吃了,就没热馒头,我在苦苦等待中却发现陶陶自己吃的不亦乐乎,眼看着自己吃完的节奏,只得请求姥姥再给我热个馒头。
话说怎么感觉被骗了呢?陶陶在以妈妈的名义给自己买好吃的,是这样吗?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