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17级传播学
我们终将溺亡于娱乐的海洋丨读《娱乐至死》

我们终将溺亡于娱乐的海洋丨读《娱乐至死》

作者: d1611e025b01 | 来源:发表于2019-03-31 19:23 被阅读2次
我们终将溺亡于娱乐的海洋丨读《娱乐至死》

《娱乐至死》这本书出版于1985年,那个时候互联网还没有普及,电视是美国人最重要的传播媒介,尼尔·波兹曼的这本书,就通过与印刷术进行对比,考察了电视对美国人生活的影响。

尼尔·波兹曼认同赫胥黎在《美丽新世界》中的预言,认为醉生梦死的娱乐精神将统治我们的精神世界,大量无用的信息会填塞着我们的大脑,使我们在海量娱乐信息中迷失对有价值信息的追寻。我们疯狂的迷恋电视这种媒介带给我们生活的各种娱乐,最终放弃任何严肃思考和阅读,在被娱乐信息洗脑后的空白大脑里慢慢死去。即将毁掉我们的不是我们憎恨的东西,而恰恰是我们最毫无防备最乐于接触的最热爱的娱乐时代。

电视改变了我们的生活,电视时代的我们更喜欢放松大脑从电视中获取信息。娱乐代替了严肃阅读和思考,逐渐成为人们主要的精神食粮。波兹曼还认为“媒介即隐喻,这种隐喻是一种隐蔽的、发生在不知不觉中的心理暗示。随着媒介的发展,我们被困在一个自以为广阔的虚拟信息世界中,接触现实世界的面也越来越窄。在印刷机时代,人们面对报纸时会沉下心来阅读,我们更倾向于去客观理性地思考,同时报纸也鼓励严肃有序且具有逻辑性的公众话语,波兹曼将这种报纸和印刷占主流的年代成为“阐释年代”。

而到了娱乐化时代,电视成为了我们生活的中心,电视为我们呈现的图像和内容成为了我们了解世界的重要渠道,任何严肃的问题经过电视的图像传播都渐渐会被消解,渐渐变成娱乐的谈资。人们更乐于去接受喜闻乐见的信息,因此给肃穆的问题蒙上娱乐化的滤镜渐渐成为吸引更多受众的潮流。而当新闻被包装成一种娱乐形式时,就不可避免地给信息带上了一种蒙蔽作用。我们正在被娱乐化的世界不断剥夺真实的信息,正在逐渐失去判断什么是信息的能力。

而在手机盛行的今天,我们的时间更加被碎片化的信息所覆盖。严肃逻辑性强的信息往往是长篇大论的,比起冗杂的信息人们更乐于去接受表层的、娱乐化的内容。我们不断刷新着微博、不断点开下一个抖音短视频时,还有多少人会主动去从书架上去下一本名著来细细阅读。在泛娱乐化的时代大家都变得懒惰,我们喜闻乐见的娱乐信息正在侵蚀我们的大脑,侵蚀我们的信息时代。

相关文章

  • 我们终将溺亡于娱乐的海洋丨读《娱乐至死》

    《娱乐至死》这本书出版于1985年,那个时候互联网还没有普及,电视是美国人最重要的传播媒介,尼尔·波兹曼的这本书,...

  • 《娱乐至死》——放弃思考

    《娱乐至死》一书,书名曾被直译为“把我们自己娱乐至死”。说娱乐至死时,我们可以把致死的原因归咎于娱乐,把我们自己娱...

  • 我们终将《娱乐至死》

    我们将毁于我们所热爱的东西! 通过电视和网络媒介一切都以娱乐的方式呈现,人类心甘情愿成为娱乐的附庸,最终成为娱乐至...

  • 《娱乐至死》 第十周

    《娱乐至死》 ——尼尔·波兹曼 我们终将毁于,我们热爱的东西! 媒介即隐喻 我们的政治、宗教、新闻、体育、...

  • 4月南昌读书会《娱乐至死》

    娱乐至死——子欣 这本书看了两遍,关于“娱乐”能否致死,我们是不是终将毁于自己热爱的事物呢? 这两个问题是看书时常...

  • 读书笔记

    打卡日期:12.20 阅读书籍:娱乐至死 读书笔记:第六章 今天读的内容是《娱乐至死》的第六章《娱乐业时代》。 有...

  • 读《娱乐至死》

    对《娱乐至死》这本书早有耳闻,终于双十一入手!今天毛概课上把剩下的部分看完了!2018年年初写下的年度目标之一是读...

  • 读《娱乐至死》

    这本书是作者基于对赫胥黎的《美丽新世界》和奥威尔的《一九八四》的思考,而写成的一本关于媒体文化的书。作者担忧赫胥黎...

  • 读《娱乐至死》

    1985年,那时互联网还没有普及,在美国相对来说普及的是电视,尼尔·波兹曼已经对此提出了自己的担忧。 ...

  • 读《娱乐至死》

    在尼尔·波兹曼的《娱乐至死》中提出了电视三条戒律,分别为1你不能有前提条件,2你不能令人困惑,3你应该像躲避...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我们终将溺亡于娱乐的海洋丨读《娱乐至死》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usbub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