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这是一幅幅彩色的画,看过以后,心生感动,留恋往返,目不舍离……
这是一张张美丽的照片,留下的是瞬间的精致,回味的是留年的记忆……
这是一个个雕塑,质感的美,触摸的感触,会让欣赏着者激动之余捧在手心、拥入怀里……
有实物的文艺作品,除了能触动人的情感外,眼能看到,手能摸到,三位立体的感受,能让人的情感得以全方面体会。
在这里我想结合自己的体会说说写文章。

1 ※ 初学写作淡化素材
初学写作,不要老想找素材,只要有一定的词句组合表述基础,眼里看到的、心里想到的、手里拿到的,都可以心有所想情有所发,顺其自然,果断地写出来,就是文章;要想好一些,在写作的先后顺序、整体架构安排上再动动脑,在错别字、不理顺句子上加以修改,文章就可以给身边的朋友看了。
等到写作思路多了、拾笔写字不犯愁了,想写出更丰满的文章,搜集和整理素材就是必须的了,收集、识别、归纳素材的能力也会提高。
2 ※ 细心用好每个字词句
在我的心里,好的文章,呈现在我们脑海里的就是一幅画、一张照片、一个雕塑,不同的是,它没有实物的触感和视觉感触,但它有心灵的触动,情感的宣泄,有深层的思考,有阅读的安静,有摒弃浮躁的神力……而每一个字词句,就是那幅画、那个照片、那个雕塑的一分子。字词用错了,文章就有小污点,句子写错了,文章就有大污点。污点多了,就称不起文章了,更无从欣赏了。
提笔前,像画画一样,脑海中先勾勒出文章的主题画风和绘画架构,再想好这句话怎么说,细心掂量该用哪个词句表述。每个句子、每个词、每段话都是画的线条和色彩,只有认真思考,精心安排,用心动情去创作,才能收获内容丰满、感情细腻的文章。
3 ※ 用好每一个写作符号
逗号、句号、冒号、感叹号、省略号……小时候在课本上读到,觉得这些符号特别好玩,长大些,开始惊叹这些符号在文章中的魅力! 自己曾经对着教科书把文章符号的形状、名称、用法琢磨好久,不求烂熟于心,但求熟练使用。在每一篇文章中,它们都是我最忠实的伙伴,少了,你的话就不知怎样说,再好的感情也表述不出,别人就无法朗读;错了,文章的初意就没了,和词句的错误一样,会成为文章的污点。
用好各个符号的文章,处处画龙点睛,充满了生命力,会点燃读者的阅读欲望。
4 ※ 反复阅读精心修改
每写出一篇文章,心里就满满的成就感。每一个作者都是自己作品第一时间的阅读者,写作时的错误会在这时被发现和修改,但个人体会大多是词句和符号方面的问题,深层的修改少些。有时,我会放几天再阅读,就会感觉出有些段落的安排和文章主题方面不恰当,用词表达还有更好的可以替换……,这时,大幅的修改、调整、修饰就成为必然,结果会让你豁然开朗,会让文章眼前一亮、瞬间增彩!
反复阅读和修改文章,不仅是对自己文章和阅读者负责,更是作者自我素养修炼、提升的过程。
人和物的区别就在于人有丰富的感情。
我想,写文章也是这样,我们只要努力去学,细心琢磨,用心去写,笔下生画也是可能的。

仅以此文与写作群里的初学者朋友共享!
敬请指导和交流!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