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中考试结束了,上周学校工作多,没办法展开与孩子个人的交流。本周我开始马不停蹄地展开这项工作,陆陆续续找了一部分孩子,最近两周还将继续。

与以往不同,以往我和孩子都是看一看到底得了多少分、丢了多少分。这一次我想和孩子们一起找一找丢失的分数中有多少分是孩子本还可以得到的分,找一找哪些题目是他/她可以做对的、能够做对的,所以我对孩子们说:“请找一找你本可以再多加上几分呢?”

我为什么想帮孩子们找回一些分数呢?其一,目前离升学考试只剩下194天的时间了,对孩子们来讲,时间就是最大的成本。想要让孩子们在这么短的时间里快速提升成绩,首先就要让他/她快速知道自己的薄弱点在哪里,知识漏洞在哪里,失分的具体原因是什么。只有如此,方可一针见血对症下药,快速提升。其二,我想通过帮孩子找回一些分的方式,让孩子知道我不是没有学习能力,让孩子找到学习这门学科的自信,更有信心地努力。

期中考试的试卷是最能反映孩子这半个学期以来存在的学习问题的。一般自己强项的知识点比较容易辨别,自己弱项的知识点则具有很大的迷惑性。那么,我们到底该如何让孩子准确掌握自己薄弱的单元、题型、知识点在哪里呢?那就从试卷分析开始吧。

做试卷分析时,首先要引导孩子根据试卷上得分和丢分的情况,在试卷上“打捞”起自己的失分点。也就是要引导孩子分析自己哪些知识点属于发挥正常,哪些知识点发挥得不正常,哪些知识点属于本该会却未得分的情况,尤其是本该会却未得分的这一类题目必须特殊标记,因为它们恰恰是孩子们提分的潜力股。

丢了分的,要引导孩子弄明白这不该丢的分是在哪个环节或哪个知识点上弄丢的,要找到具体原因,才能找到改进的方向,然后才能想办法强化落实。

举例来讲,有些孩子阅读类题型(一卷一篇完型填空、四篇单选题、一篇五选五;二卷还有一篇任务型阅读)失分多,那么我们就可以引导孩子在阅读类题型上进行系统化训练。每次训练时建议四~五篇阅读一起做,这样训练的好处有三点。一是可以让孩子熟悉题目的难易程度,找到自己每次比较吃力的篇章类型(是议论文、说明文还是记叙文?是旅行相关话题易出错还是别的话题?……),从而进行更加有针对性的训练。二是可以训练孩子的时间观念,可以让孩子更好地平衡难度大点的文章与相对容易文章之间的时间分配。三是可以锻炼孩子的耐力和毅力,毕竟五篇阅读一起做下来远比一篇一篇地做更需要孩子的耐力和坚持,唯有平时的练习可以很好地坚持下来,在真正的考试中才能有精力坚持下去!

我们的孩子只有经过这样精准的试卷分析,深度剖析自己的“丢分点”,发掘出学习“根”本的问题,查缺补漏,快速排除学习隐患,才能在短时间内有效提高成绩。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