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儿子11岁生日,早上儿子早早就起床了,昨晚睡前和他说的,要去买瓜子,顺便在外面吃早点。跟着我也起床,一边做早饭,煮鸡蛋(老家过生日,都会煮鸡蛋吃)一边准备午饭。因为中午要请儿子的好朋友来家里吃饭,打算做几个菜,蒸点米饭。我一个人忙的不可开交,孩子的爸爸坐在沙发上,一边抽烟,一边看手机,哎,我也懒得说了,妈妈们懂得的。
不一会儿子回来了,买了瓜子和杂粮煎饼,和妹妹分着吃了,他爸爸依然坐在沙发上。我一边做饭,心里窝着火,他不在家,我一个人忙着也习惯了。他在家,我一个人忙前忙后,他自己稳稳的坐在沙发上,我就特别恼火了。想着今天儿子生日,尽量不发作。做了拌汤饭,炒了土豆丝,切了苹果。
一切准备的差不多了,一边盛饭,一边喊吃饭,结果客厅里没动静。过一会又喊了一声,还是没动静。我加大声音喊,往客厅一看,只有闺女一人在拼图。那父子二人都跑了,厕所里,房间里,我大声喊,吃饭了。然后坐在沙发上,心想,今天不给你们端了,等你们都准备好了再吃。结果所有人马上到位,端饭端菜,吃饭。一边吃一边说今天的安排,吃完饭收拾屋子,拖地,继续准备午饭,然后取蛋糕,小朋友来了要招待之类的,午饭后去看电影《夺冠》。想着中午人多,晚上他爸爸回来的晚,难得有点空,跟儿子说了这个生日的意义,十一岁,步入人生第二个十年,应该有不一样的改变,应该有自己的目标等等。
孩子爸爸大概是觉得不耐烦,起来拖地了,接着来家里做客的小朋友也来了。我让儿子招呼朋友到他房间里玩,我收拾碗筷和厨房,然后继续忙碌着。
这次办这个生日聚会,一是为了庆祝生日,另外也想让儿子在小区里多交一些朋友,这样节假日或者周末写完作业可以一起玩耍,避免长时间沉迷电子产品。另外也想让儿子学着为人处世,人际交往。当妈的处处都在为孩子操心呐!
下午带孩子们去市民中心看了电影《夺冠》,以郎平为主线,讲述了改革开放以后中国女拍的发展:女排精神代表着一个时代的精神,喊出了为中华崛起而拼搏的时代最强音。
剧中印象最深的是郎平作为美国教练,带领美国女排和陈忠和带领的中国女排比赛,最后美国胜出。作为胜利的一方,在比赛场上郎平的心情并不高,尤其是美国队最终胜出,郎平的心情更是跌落谷底,在队员的欢呼声中,背起包,失落的离开。那个镜头,印在我的脑海中。作为教练,她成功了,可是作为中国人,她失落了……
在曾经的队友永远的离开后和目睹了中国女排落后于世界的局面,她选择了回国,挽救中国女排落伍于世界的局面。
她的第一步是改革:改变女排团队的格局,改变女排的队伍,立足于世界女排的机制。采用多个队员,多种打法,不停变换人员和打法让对手摸不透的方法取胜。
郎平新的理念,刷新了我的世界观:用巧取胜胜过硬拼。高手的较量,拼的是格局和眼界。难怪,郎平能成为几代人心目中的偶像,在国人心中火了几十年。
曾经的铁榔头,拼的是硬实力!
今天的郎教练,拼的是软实力!
郎平,这个名字,一定会载入史册!
希望今天这部电影能成为儿子最好的生日礼物!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