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大学实习是在北京,工作和住的地方在三环,那时候和室友住在一个筒子楼的小单间,浴室和卫生间都是公用的,整个楼道都是油腻腻黑乎乎的,从来没有阳光的照射。
那个时候业绩很差,又穷又忙,生活很灰暗,每天都疲惫不堪,丧是生活的主题。当我发现自己越来越灰头土脸的时候我决心让自己变得更积极一点,所以我决定做点什么不一样的事:比如晨跑。当时的我并不知道这个决定会对我后来的人生决策带来深远的影响。
我居住的地方5分钟路程是紫竹院公园,它占地48公顷,是周围人不可多得的休闲之地,那里满眼满眼的都是绿色,维护也做的很好,而我最爱自然的绿那里就更是喜欢了。
大家都知道,老人们常常早睡早起,所以每天六点半去紫竹院公园的时候已经到处都是人了,确切的说到处都是老人。
慢跑之余更多的时间我喜欢在那样绿色的天地中感受大自然与人的和谐相处,所以我常常会停下来看看这里的摄影听听那里的唱歌以及模仿一下那里的吐气养生。
紫竹院的人工湖里种了大片大片的荷花,荷开的季节每天早上都有很多老人早早的去到湖边的小台阶上架上单反,有的人单纯的拍或静或动的荷花;而有的人专门等荷叶舒展,等小鸟蜻蜓立上头,有时为了拍到小鸟立在荷叶上的画面,老爷爷会特意带上虫子,拿个长杆就往荷叶上倒,专等着小鸟过来啄食好抓拍。
有时拉近景有时取远景,一旦拍好以后打个响指来一声yes,很是可爱。
我总是在旁边傻不拉几呆呆的看着,有时专注镜头的爷爷会突然转过脸来瞅我一眼,我也瞅一眼他,然后对视着一笑再投入到各自的欢快中去。
我很喜欢和老人待在一起,不知道这是出于对成人社会的恐惧或是基于他们人生阅历所积累的智慧好奇还是他们和善的固有印象或者都有,反正和他们在一起我常常感到放松又快乐。
那一片的老人个个来头不小。有中科院的院士有研究所的所长有德艺双馨的老专家也有出名的大记者,各个都是看尽繁华知天下事,他们随意说的话通常都带着智慧让我无形中长了很多见识,教了我好多东西。
有个每天穿着草鞋和白色背心的爷爷我总是能遇到他,他最喜欢讲的就是股票,那些我听都没听过的名词在他嘴下张口就来,那说起股票神采奕奕的模样现在还深深的印刻在我的脑海里,在他的潜移默化下虽然我还是不懂但对于基本名字有了一些了解,也算是和别人能有一些话题。
有个香港的大记者会跟我讲她作为作家艾青的朋友,每每艾青在她家蹭饭的种种可爱行为,会讲她当年还是女娃娃时如何搞定一个不可能的大人物。会鼓励我多读书多思考永远不要被当下的境遇所击败。
有个军医奶奶一看我当时长了痘痘的脸就告诉我要按摩哪个穴位要如何注意饮食让我对于中医的神奇有了最初的好感。有时候我会和奶奶一起站在公园的亭子上头,我们把头抬起对着天空然后岔开双脚挺直胸然后开始吼吼吼吼,这个是身体进行换气可以把身体的浊气给排掉然后或者双腿与肩同宽,用两只手放松的下垂向左向右摆臂拍打天枢上脘中脘下脘等等腹部的多个穴位促进身体的肠胃蠕动;每每做完以后就觉得神志清明。
不过感情最深的还是一个落魄的商人爷爷
因为他打太极的时候其他人都当他神经病,只有我乐呵呵的配合他比划,于是他认为我很有眼光,以后一定前途无量不鸣则已一鸣惊人,借着他的吉言我也高兴的捂不拢嘴。
他请我看他多年的书籍收藏,道德经三字经黄帝内经等等;讲他年轻时的亲身经历,告诉我健康是最重要的。
92年就有自己的桑塔纳还配司机的他40岁的时候得了场大病,终于明白即使早早有一辈子也花不完的钱也没有用,那个时候才意识到生命的可贵,于是他自学中医调理身体最终在命运死神下抢走了自己的号码。
我知道他很孤独,老婆早死和女儿又断绝父女关系,73岁一个人孤零零的住在大房子里,别人总觉得他神神叨叨的,只有我愿意和他说说话。
有时我中午会去他家蹭顿饭,他每次都高兴极了,因为难得有人陪他说话而我还愿意捧他的场特给面儿,他就觉得遇到了理解他的人了。
后来我离开北京的前一天跟他道别,他知道后可怜巴巴的在电话那里说闺女闺女你这么快就要走啦?
我说“是啊”,
他说“我请你吃羊肉火锅吧”,
我说不啦“时间挺赶的”
他在电话那头快要哭出声“就当最后陪老头子我唠唠嗑”我心一软就答应了。
我们面对面坐餐桌上,一边吃着火锅一边说安静的不说话,都有点舍不得。
我开口“我要走啦,您有什么话想对我说吗?”
他从桌子上拿了纸币写了一个大大的:孝!
“只要孝顺,你的人生就不会太惨,他说他这么多年起起伏伏都是因为自己孝顺才可以度过难关。”
我看着他点点头说声“我记住啦。”
后来我说我真走啦,我以后会给您打电话的!他嘟着嘴耍赖说才不要,我不接电话的,我只收信。我笑着说好好好,以后给您写信还不成吗?遂留了联系方式。现在想来真是温暖又可爱。
再后来,我到杭州,搬了几次家,搞丢了和爷爷的联系方式,也就不再有机会给他写信了,想来下次有机会去北京一定要看看他,如果他还在的话。
我后来发现,自己人生总是冥冥之中和很多老人有了交集:小时候格外被老喜欢做梦成为富翁后要建养老院;在北京的时候和很多老人打交道学到了很多东西;在巴马长寿村一起看星星喝喝水听光阴的故事探讨万般皆浮云。
我明白这个群体的孤独也了解他们的自娱自乐更从他们的人生经历中更多的思考人存在的意义
简孝:一个沟通老人和年轻人的平台,你想说又说不出口的话那就让我们来说吧,另外如果你也和我们有共同的信仰欢迎和我们联系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