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行之好坏,帝业之成败
在学习《鸿门宴》这篇课文的时候,我才开始真正的深入了解这个故事背后所揭露的关于性格与命运的暗在联系,在高中阶段塑造三观的关键时期,我第一次感受到了灵魂的撞击。
项羽,生当为人杰,死亦为鬼雄,一位受到众多才士赏识赞赏的实实在在的英雄,出身名门,从小受良好教育影响,一身正气与傲骨,身手不凡,为人善良仁慈,一身的优点。可这般却又怎么会输给了一个泼皮癞头呢?刘邦,出身卑微,为人品格无赖,在自身逃脱之时可忍心抛下妻儿子女,在亲父被抓之时反而刺激项羽下杀手,在建立皇朝之后将开国大臣全部斩杀,如此无情无义心狠手辣的流氓之辈却成为了大汉朝的缔造者,实在是令我痛心又无奈。
在接受历史的同时,我在思考两种截然不同且一眼便能明辨好坏的性格,它们导致的命运为何却是如此令人意料不到的。经过深入分析,我渐渐发现,项羽的一身优点恰恰也是缺点,自傲成了自负,善良却成了愚昧仁慈,正直却造就了犹豫的机会,错失良机。这身优点他也用错了地方,他与刘邦是敌人,从一开始他对刘邦的定位就错了,面对刘邦的求情和杀他的机会,他一个都不能仁慈与犹豫,因为他的敌人不是别人,是刘邦,一个无赖流氓,对付这种人品行端正是没有意义的。出身、教育、思维,都是影响项羽对刘邦态度的重要影响因素,当然我认为还包括项羽自身的灵活性,他没有料到刘邦可以厚脸皮到这种程度,用他一贯的风格做法所谓正义与高傲,去对待刘邦,那这般肯定敌不过阴险小人之计。综上,我对项羽性格的看法是具有双面性的,单单看他的很多品行我其实是很欣赏的,但是他识人不明,更不会灵活地随机应变,面对不同的人用不同的态度与策略,尤其是卑鄙小人,要比他更狠。
再说刘邦,他的一身缺点,在与项羽的斗争之中却成了优势,无情无义,却能在危难时刻保护自己,他算准了项羽一身正气一定不会对自己的父亲和妻儿痛下杀手,历史证明他是对的,他太了解项羽了,利用他的脾性一次次突破险境,你看刘邦他多聪明啊,这就是随机应变,这就是懂得利用身边一切事物,不择手段,从道德层面来评价这肯定是会受到谴责的,但是这是战争,是你死我活的激烈斗争,不是道德所能解决的问题。
说的通俗点,既想保持良好品性,又能抵得住小人之计,首先,无论是对别人还是自己,都应该有个清楚的认知,知己知彼百战百胜嘛,还得灵活点,该怎么做最重要的还是得对人对事,根据不同的人不同的事,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或者更甚之,该狠的时候就得狠,才有机会赢。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