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前之鬼
一个荒芜的小村落,没有人。
行僧,路过此处,暮色已迟。
夜晚,风停树止,有什么东西爬行而过。
火噼啪作响,捻动佛珠之际,一个瘦干的身影靠近了火堆。
她眼里写着好奇与向往,还有丝丝点点的温柔。
僧半眯着的眼,并未出声询问。
她开口,呕哑难听,“这……是……什么……”
“火。”僧答。
“它……温暖……”
僧睁开双眼,开始仔细打量她,是【鬼】。
见僧不答,她问,“你……来自何处……”
“自来处来。”
她又问,“去往何方……”
“盛世大唐,长安。”
话落,一片静默,“我……可否同行?”
僧不答,撵着佛珠的手不急不缓。
“尔为妖鬼。”
“可我未造杀孽。”
“此村人影无踪,妖邪具生,皆因你而起。”
她沉思片刻,不再答辩,掠去身影。
自此,便有一鬼,随于僧后。
江南,小店。塞上,沙土。
“你为何不去长安。”她问。
“心不静,不敢归宗。”他答。
红衣飞扬,【鬼】早已看遍盛唐的半壁江山。
“可是我想去看看,何为锦绣。”
“汝可去。”
她的眼里浮起戏谑,“僧不同行?可惧吾食?”
僧不答,佛坐心中。
【鬼】言出既行,搭着车马,向东去。
僧未言片语,心中怅惘。
山中旧寺,遇妖,乃狐。
“既参不透红尘,何不随心。”
僧决绝,“此是孽障。”
“佛家谏言,相由心生,你未辨明,何言孽?”
此间不语,狐隐,留言飘渺曰:
僧既枉然,不若去寻,寻山野农家,寻河畔人鸦。
僧明,游历四方。
心静树未止,身后无人随,僧还是悟不明。
不知何时,脚下的路通往了长安。
车水马龙,人群熙攘。
僧心如止水,眼却在人群中找寻,不知她是否还是红衣艳艳,等他来寻?
僧寄宿在镇国寺,每日吃斋念佛,与人辨法。
他心中存着侥幸,想着,若真是缘之一字牵丝引线,他便弃了佛,七情六欲,是毒,他也甘之如饴。
这人,有人访,是个女子,却不是他心目中的女子。
“施主,找贫僧何事?”
“没事,就是来问你几个问题。”
“施主言。”
“你名辨机?”
“是。”僧眉头轻蹙。
“我唤高阳。”
僧是在宫中再次见着的【鬼】,这次,她穿得华丽,衣着光鲜,嘴角含笑。
她言,“许久未见。”
僧心中高兴,面色怡然,“许久未见。”
世事变迁,再次相遇,她已是他人之妇。
僧问,“你为何化作这幅皮囊?”
她答,“想要得到这天下。”
“篡改天命要受雷劫。”他痛心道。
“那又如何?”
只有我得到了这天下,就可以得到你。
僧未言,在佛前参悟。
识得她,是他的业障。
未杀她,亦是他的过错。
爱上她,便是他的劫难。
既然如此,她的错,他便受着吧。
贞观二十三年,高阳公主相赠之金宝神枕失窃。
御史庭负责监审。
发现高阳公主与辩机的私情,唐太宗怒而刑以腰斩。
【鬼】不明,她爱之人已死,
她得到这天下又有何用?
不若毁了罢……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