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编自《东周列国志》,原创作品,持续推出,欢迎关注。
陈桓公的庶子名叫跃,是蔡姬的儿子,也是蔡桓侯姬封人的外甥。陈、蔡的军队一同伐郑,陈国的大将是大夫伯爰诸,蔡国的大将是蔡侯的弟弟蔡季。蔡季就私下跟伯爰诸聊天,打听陈国的事。
伯爰诸说:“公子佗篡位,做了我们的新国君,可是不得人心。他喜欢外出打猎,三天两头穿着平民的衣服,带一帮人去郊外追逐飞禽走兽,对朝政不理不睬。将来国家必然发生变乱。”
蔡季问:“为什么不讨伐他的罪过,把他杀了?”
伯爰诸答:“不是心里不想,只恨没有能力啊!”
等到周王兵败,陈、蔡、卫的军队各自回国,蔡季就把伯爰诸说的话,一五一十告诉了蔡侯。蔡侯说:“太子免既然已经死了,按次序排的话,就应当是我的外甥即位。公子佗是个篡位弑君之贼,怎么能让他长期窃取荣华富贵呢?”
蔡季想了个办法说:“公子佗喜欢打猎,等他出来的时候,就搞突然袭击,把他杀了。”蔡侯觉得主意不错,就同意了。于是秘密派遣蔡季率领一百乘兵车,在路口等待,只等逆贼公子佗出猎经过,就去袭击他。
蔡季派间谍前去侦探,收到情报说:“陈国的国君三天前出猎,在屯地的路口出现过。”蔡季挺高兴,觉得自己的计划要成功了。于是把车马分成十队,让士兵们都扮成猎人的模样,一路打猎一路往前走,正巧遇到公子佗的出猎队伍。他们刚射倒了一只鹿,大呼小叫地准备过去抬鹿。蔡季急中生智,快马加鞭,驾车争夺。公子佗火冒三丈,一个人跑过来抓蔡季。
蔡季调转车头就逃,公子佗就一边招手一边大喊,想让远处的其他人赶快过来帮忙。突然,“哐——”的一声,传来一记响亮的锣声,十队猎人一拥而上,把公子佗给捉住了。
蔡季大叫道:“我不是别人,正是蔡侯的亲弟弟蔡季。因为你们陈国逆贼公子佗弑君,我奉兄长之命,过来讨伐逆贼。只杀他一人,其他人都不相干。”
众人都跪拜在地,蔡季一一抚慰,说:“先君的儿子公子跃,是我们蔡侯的外甥,如今立他为陈国的国君,你们说怎么样?”
众人齐声答道:“这样做好得很,是民心所向,我们愿意给您做向导。”
蔡季立刻把逆贼公子佗的头砍下,高悬在车上,很快就驶入了陈国国都。原先跟随公子佗出猎的一帮人为他在前面开路。他们告诉大街小巷的百姓,蔡国在替陈国讨伐逆贼。于是民众不再惊慌,奔走相告,一边开心地欢呼雀跃,一边夹道迎接蔡国的车队。蔡季到了陈国以后,命人把公子佗的首级放进陈桓公的宗庙作为祭品,拥立公子跃为国君。这就是陈厉公。
这是周桓王十四年发生的事,距离公子佗篡位才一年零六个月。公子佗为了这短暂的富贵,背负了千秋万代的恶名,岂不是人算不如天算啊!
陈国自从公子跃即位以后,与蔡国十分和睦,好几年平安无事。
改编自《东周列国志》,原创作品,持续推出,欢迎关注。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