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雪了!”,北方,对于一个生于此长于此、一生中不知道经历过多少次下雪的我,每每还是会轻呼一声。
小时候喜欢下雪是确切的。那时候到了冬天,孩子们统一都穿塑料底灯芯绒面的黑色棉鞋。塑料底穿不了几天,鞋底浅浅的纹路就消失了,底子变得格外打滑。
假如此时恰好赶上一场雪,上学的路上,小伙伴们个顶个的都变成了小超人。他们一只脚作为支撑,另外一只脚变成“发动机”,一下一下均匀地蹬踹地面助力,在路上“飞奔”起来!
个别男孩子会在支撑的那只脚下加上一块竹板,跑得更欢脱些,超过我们时那个得意劲儿吧。
还记得漂亮的飞飞,那天飞得大概太猛了,突然间她蹲在地上大声哭了起来!
几个小伙伴马上围拢过去,她边哭边脱下棉鞋给我们看,哎呀原来是塑料底和鞋帮之间开线了,鞋子变成了张着大嘴的鳄鱼。
“哭什么呀,娇气。”其他小伙伴嘀嘀咕咕。
飞飞举着“鳄鱼”,继续哭,“我的钱,钱没了!”
钱?被鳄鱼吃了吗?
“我把妈妈给我的学费放在鞋里了,没想到……”哎呀,这个傻丫头。
“哈哈哈哈哈……”孩子们还是笑得前仰后合,竟不知同情心为何物。
这个梗说起来已经过了半个世纪了,还真的到了旧事忘不了,新事儿记不住的时候了吧。
那会下雪时,还给了小淘气们一个恶作剧的机会。他们会抓起一把雪,悄悄塞进老实孩子后脖领子!冰凉的雪立马融化,顺着后背直抵尾巴骨……咦?我怎么记得这么清楚,一定被人祸害过!
那时候的我,是真的老实,连个冰车都没捞上坐,更甭说滑冰了。
至于堆雪人,打雪仗,滚雪球我并不参与,帝都的雪一般坚持不了几天也就会融化,辛苦堆的小雪人很快不见了。
想起动画片《雪孩子》,每次看到片尾还会陪着流泪。有《雪孩子》的时候,我也快有自己的孩子了。
女儿小时候也很乖,乖到会用“我妈说……”这种句型把班主任老师怼得直接让她罚站。
她读小学二年级的冬天赶上一场大雪,记得那天下午没课,她早该到家的。可我脖子都抻长了两寸也没见她人影。
去学校找吧?又担心在路上错过了。眼瞅着天要黑了,一个小红球儿终于出现了。
“你这是干啥去了?”
女儿冻得小脸蛋通红,发梢结了薄薄一层冰,红色的羽绒服的前襟湿漉漉的。她看着我没事儿人似地说“没干嘛呀,就是堆了会雪人。”
“这么晚了,不知道妈妈会担心吗?”
“不知道呀。”
唉,这么乖的宝宝怎么舍得继续追问呢。
有人说打小老实的孩子,长大了总有一段时期会特别折腾,谁也不能老实一辈子,这事儿在我俩身上真的应验了。
人生能有几回搏?
又跑题了吧,权当一更。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