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李煜的一首词,流传千古,宋太宗看完后说:不能让此人苟活于世

李煜的一首词,流传千古,宋太宗看完后说:不能让此人苟活于世

作者: 老达子爱历史 | 来源:发表于2025-01-24 11:11 被阅读0次

文|老达子

本文共2102字,阅读时长大约4分钟

前言

五千年的华夏历史留下了丰富多彩的文化遗产,而其中诗词更是代表了国人审美情怀的精髓。无论是像明月美酒般的唐诗,还是像清风细雨般的宋词,都让人陶醉其中,回味无穷。

然而从唐诗至宋词的演变过程中,一个不可或缺的关键人物是南唐后主李煜。李后主在词坛上的最重要贡献之一是将词体从伶俜雅谑的风格转变为更为精致、含蓄的士大夫之风,为词的发展开拓了新的道路。

这位统治亡国的君主在政治上或许平庸无奇,但在诗词创作上却有着非凡的才华,留下了许多经典之作,被后世传颂,雅俗共赏。

然而,许多人不知道的是,李煜曾经创作过一首旷世佳作,引得众人敬仰与钦佩。但却因为这首词而招致灭顶之灾,宋太宗一读此词,立即下令将李煜毒死。

这首词到底写了些什么?为何宋太宗看后如此震怒,竟立即下令斩杀南唐后主?今天老达子就来带大家一起领略下他的风采~

一首《虞美人》,道尽故国乡愁

公元978年7月7日,正值七夕佳节,怀抱思乡之情的他,按照《虞美人》的词牌,谱写了一首崭新的词作,唤起歌姬的琴弦,使其婉转悠扬地演唱。那动人心弦的歌声,传遍远方。

《虞美人》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

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词的篇章中,诗人缅怀往事,触景生情。从昔日的王者身份,到如今的囹圄之囚,心怀痛楚,无人能与之共鸣。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已经多少"。四十年辗转家国,千里山河。李煜心中对故国的记忆历历在目。

南唐立国四十载,都城定于金陵。国土辽阔,山河壮美,版图横跨三十五州,方圆三千里,在当时可谓雄踞一方。南唐皇宫内金碧辉煌,奇花异草遍地,高楼大厦拔地而起,华美异常。这些昔日的辉煌,曾被他视而不见。而今,却成了心头难以摆脱的牵挂。

那些美好时光究竟何时逝去?往事如潮,涌上心头,但又有多少?林花凋零,太匆匆。金陵失守,李煜身陷囹圄,泪眼望着宫娥,唯有泪水相伴。被困的日子里,只有等待着寒雨,候望着夜风。春花秋月,诗人恐惧自己的伤感,却又无法抑制内心的叹息。

"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小楼是诗人的居所,昨夜东风吹来,传来春天的消息。明月当空,对故国的思念难以压抑。江南的春天,从记忆中重现。昔日宫中华美繁华,今朝却是囹圄之囚。心头的痛楚常在午夜缠绕。胭脂泪,相留醉,何时方才痛彻心扉。这人生长恨,已如长江东逝水。

"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金陵城内,华丽的宫殿依旧屹立。精美的雕栏玉砌仍然存在,只是曾经居住其中的人,如今已是回忆,心中的依恋,亦已随岁月流逝。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别问我心中有多少愁,我的愁苦,如同滚滚东流的春江,无尽无涯。愁苦无形,水流有形,诗人将内心的忧愁化作流水。忧愁难以计量,而流水却是实实在在的见证。

李煜对故国的思念日益深厚。诗中,时空交错,无尽的哀愁流淌在字里行间。他一生经历了极端的荣耀与悲伤。身为国君,享尽荣华富贵;国家覆亡,遗憾哀伤至极。在他的诗篇里,风花雪月的浪漫与杜鹃的哀嚎交织。

众多词家皆擅描绘忧愁之情,流传着诸多卓越之作。李白以刀断水水更流,酒醉愁愁更愁;寇准道愁情恒若春水;秦观以春江皆泪,情愁滔滔,不尽心头忧;李清照则唱叹溪舟载不动烦扰。然,这些诗句或显平淡,或过直露,或不甚深远。而“愁”之意境,非李煜之词不可及。

李煜以春花秋月、小楼东风、故国明月、雕栏玉砌朱颜、一江春水等元素,勾勒出一幅幅精美绝伦的画面。昔日繁华的春花秋月,在失去自由之际,黯然失色,与昔日尊严、富贵形成鲜明对比。

小楼昨夜东风,诗人身处他乡,孤寂萦绕;故国明月,有音乐相伴,宫娥翩跹。这种巨大的反差令人心生感慨。雕栏玉砌依旧,朱颜却已变。物是人非的感伤,在诗中跃然纸上。

李煜之所以触动人心,在于他从未因帝王身份高高在上,而是将自己置身为普通思乡之子,引人共鸣。他的词,如泣如诉,堪称血泪之歌。

只因这首《虞美人》,被赐毒酒身亡

蜀汉灭亡之际,刘禅被迁往洛阳。司马昭设宴款待刘禅及其旧臣,期间特意安排蜀地歌舞以考验旧臣之情。然旧臣心系故土,难掩伤痛之情,惟有刘禅意态高昂,言笑自若。

司马昭询问其是否怀念故乡,刘禅则宣称在此愉悦至极,毫无怀念之情。然而,这种轻描淡写的态度,实为刘禅以另一方式自保。

然而,李煜身为亡国之君,却表现出格外张扬之举。他对故国一切的思念,被东风吹拂时,勾起了他对往昔美好生活的回忆,江水东流,更是将他的思念之情倾泻而出。

李煜词中的两个“东”字,触怒了宋太宗赵光义。这位怒容满面的皇帝,认为李煜的词作暗含“东归故国”之意,因此大为震怒,下令赐药酒,将李煜毒死。

老达子说

人们常常将李后主与宋徽宗相提并论,因为两位君王对文化的推动都功不可没。他们作为帝王拥有国家资源,对文化的繁荣起到了重要作用,推动了时代的进步。然而,由于身为亡国之君,他们在政治上却注定被贬为异类。

命运的纷繁使得这样的结局成为了现实。如果李煜不是出生于皇室,或许他会成为一个风流才子的典范。他那天真烂漫的性格为词艺带来了独特的魅力,然而也正是对故国的深情怀念最终导致了他的悲剧命运。

相关文章

  • 七绝•咏史之赵光义

    题记,公元975年南唐后主李煜携夫人小周后向宋投降,被宋太祖封为“违命侯”,双双软禁于汴梁城。后宋太祖驾崩宋太宗赵...

  • 诗词,修心

    李煜的一首词600年无人敢仿直到纳兰性德出现 “千古词帝”李煜的诗词是历代文人墨客人争相模仿的大热门但是有一首词,...

  • “千古词帝”——李煜

    李煜,五代十国时南唐国君,开宝八年,宋军破南唐都城,李煜降宋,被俘至汴京,封为右千牛卫上将军、违命侯。后被宋太宗毒...

  • 千古词帝和他的千古绝唱

    千古词帝,应该没有争议的是李煜,李煜,南唐后主,职业是词人,兼职皇帝。如果说李煜早期的词,继承了晚唐以来温庭筠等花...

  • 飘洒的诗絮 (三十三)

    李煜还有一首流传甚广,也最有名的“艳词”一一 菩萨蛮 花明月暗笼轻雾⑴...

  • 【云仙子】千古词帝李煜

    【原创作者】云仙子 被誉为“千古词帝”的南唐后主李煜,真情流露,直抒胸臆,写下了这首著名的《虞美人》后,激怒了宋太...

  • 不疯魔不成活

    不知从何而起开始执着一个词:苟活。苟活于人,苟活于世。 按理而言,在这阳春三月的光景,不该谈些晦气的事,可究竟细想...

  • 苟活于世

    苟活于世、苟延残喘,用来形容冬季的雨天里的我,一点都不为过。再加上还要开始适应新环境,太考验意志力了。早上六点半起...

  • 李煜:自是人生长恨水长东

    宋太宗太平兴国三年,七夕之夜,李煜四十二岁生日。他在赐第命妓作乐,含泪吟唱《虞美人》。声闻于外,太宗大怒。遂派人送...

  • 宋太宗强奸小周后,李煜无奈戴绿帽?

    南唐后主李煜归降宋朝后,被封违命侯,日子过得战战兢兢,只能终日饮酒,作词感伤。宋太祖为人宽厚,对李煜还算客气,然而...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李煜的一首词,流传千古,宋太宗看完后说:不能让此人苟活于世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utbkuj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