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女儿共赴的自律时光
当飘窗上放着女儿的粉色书包,小书包总垂着粉白的拉布布挂坠,风从窗缝溜进来时,挂坠便轻轻晃,像在提醒我:新的旅程要开始了。不是她一个人的一年级,是我和她并肩的、关于“从容”的修行——我要先把日子过成一首规整又温柔的诗,让她在字里行间,悄悄读懂自律的模样。
晨起不再是闹钟尖锐的催促。前一晚我会和她挤在书桌前,她的小手捏着语文书,一页页捋平边角,再小心翼翼塞进书包,并把文具整理好;我便在厨房,把小米放入蒸锅,为第二天的营养早餐开启前奏,连第二天要穿的校服,都和她的小袜子叠在一起,摆在床头。晨光像融化的蜂蜜漫进房间时,我们一起坐在餐桌旁,她喝着小米粥,吃着荷包蛋,脸颊沾了点了粥渍,我帮她擦掉,自己也慢慢喝着粥。没有“快点”的焦灼,只有勺子碰碗的轻响,和她偶尔指着窗外“妈妈你看小鸟”的惊喜——原来提前妥帖安排,晨光都会变得更慢、更软。
日间坐在书桌前,我总想起她描红时认真的模样。便把待办的事宜理成清爽的编目,关掉手机提示音,专注地备课,写文章。不再把工作堆到暮色沉沉,也不再被琐事牵着走,只想在夕阳未落时,把所有事妥帖收尾。这样推开家门时,就能第一时间接住她扑过来的拥抱,听她举着口算本喊“妈妈我今天全对啦”。我想让她知道,高效不是为了赶时间,是为了把省下的时光,都留给她叽叽喳喳的分享,留给我们一起搭积木的碎片。
夜晚的小书桌旁,是我们的秘密约定。她握着彩铅描红,笔尖在纸上划出细细的线,偶尔抬头问“妈妈这个字怎么写好看”;我便把手机放在远处,翻开一本本事或看着《樊登读书》并做着笔记。等她把最后一道口算题算完,我们一起检查,她会骄傲地指着对勾“你看我厉害吧”,我揉揉她的头发,一起窝进沙发读绘本。她靠在我怀里,指着书上的小松鼠说“它好像我们上次喂的那只”,我顺着她的话讲下去,窗外的月光漫进来,把我们的影子拉得很长。原来自律从不是紧绷的弦,是“该认真时全心投入,想依偎时便能安心相拥”的自在。
有时我也想偷懒,比如周末想多睡会儿,却看见她自己叠好被子,学着我的样子把玩具放进箱子。那一刻忽然懂了,她的小眼睛,一直追着我的身影。所以答应陪她去公园喂鸽子,就提前把事务做完,不让“妈妈还忙”冲淡她眼里的光;和她约定一起收拾书桌,就陪她把铅笔摆整齐,不半途而废。我不必完美,但要让她看见,“说到做到”是件温暖的事。
日子就这样慢慢走,她背着小书包去认识新的汉字,我在书桌前学着更从容地安排时光。她会因为算错口算题撅嘴,我会因为拖延了工作懊恼,但我们都在慢慢变好。原来所谓自律,从来不是为了成为多优秀的人,是为了有更多底气,牵着她的小手,慢慢走过每一个晨光熹微的早晨,每一个星光温柔的夜晚——把时光酿成甜的,把陪伴留得久些。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