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想法
新东方有趣有料的故事

新东方有趣有料的故事

作者: 每周坚持阅读一本书 | 来源:发表于2020-04-19 10:02 被阅读0次

本次文章茶余饭后看下就行了

01总体印象

读这本书之前其实我是抱有较大期待的,首先豆瓣评分8.3,是今年阅读书籍中除新冠那本外评分最高的一本,而且书很新,19年出版的,还有比较重要的一点是作者是俞敏洪,非常出名的人物,我对俞老师印象也很好,英语教得好,还很励志。去搜了一下,发现俞老师竟然是出书大牛,如图:

遗憾的是,我读的这本没有上榜,看来某度百科没有及时更新呀。

然鹅,我读了大概三分之一就发现,这本书跟我预期的落差有点大。389页的书,按照我之前的速度,一般来说要读8-9个小时,但是这本书读完只用了6小时11分钟。

整本书描述很平淡,比白话文还白,十分通俗简单,整得我阅读如行云流水,基本没出现过暂停,所以也很少有地方让我心生波澜。同时完全没有看出作者有“崩溃”的迹象,除了整本书除了书名和书中出现了一次“崩溃“,仅此而已,所以我觉得我被书名和封面给“骗”了。

当然,书名中的“曾”也许可以说明一些问题,很多让人崩溃的事情已经过去,作者回首往事,心中也许早已波澜不惊,云淡风轻,心境如水。

再者,我没有创过业,同时也不栖息于教育行业,所以可能很难引起共鸣。还有可能就是作者的叙述方式,虽说都是用的一个个实例场景和故事,但是绝大多数故事都讲得很浅显和短小,但是大的思路还是有的。

另外就是整本书的内容略显重复啰嗦,前面说到的东西后面又再次进行专题说明。当然,精华肯定也是有的。好,下面我就来说说我捡的部分。

02从0到1再到N

从0到1

大家都知道作者俞敏洪最开始是一名北大的英语老师,那还是在1988年,当时看着身边的朋友一个一个都出国了,作者也想啊,但是没钱,所以开始参与一些培训机构的托福、GRE课程的教学工作,能挣比北大老师高出10倍工资的钱。

后来觉得加入别人的培训班教学不如自己开班教学挣钱多,所以就成立了一个托福培训班,但是这就跟北大自己办的培训班撞班了,俞老师就被领导叫去批评,说不能抢北大的生意,但是俞老师又不能在北大办的培训班上课,因为还不是正式的老师,所以决定还是要自己开,因此被学校记了一个行政处分。

自从受了这个处分,俞老师是学校分房轮不到,出国进修也轮不到,后来索性决定不当这个老师了,不光受气还挣不到钱,自此专心办英语培训班。这一办就获得了巨大的成功 ,主要是因为课讲得好,又轻松又幽默又励志,还能让学生考试拿高分。

励志象征

关于励志,我对文中两个场景印象深刻:冰块教室与蜡烛课堂。

93、94年的时候,空调属于奢侈品,大夏天,400多人且又不通风的教室怎么能不热呢,所以为了降温,就找冰厂拖来大冰块,每个教室放十多块,学生用毛巾在冰块里浸一下,然后盖在脸上舒服一下。

那时候的晚上,北京电力不足,导致经常停电,停电了黑灯瞎火的看不见,没法上课啊,但是学生都是交了钱的,辛苦跑来一趟不上课就浪费了啊,老师课也满没法补班,俞老师觉得要对得起学生的学费钱,就想出了使用煤油灯来上课,解决停电问题,后来又加上了蜡烛,当然还配备了灭火器。

拉朋友入伙

创业从朋友开始,腾讯是,新东方也是。

1995年,俞老师开始到国外游说朋友入伙,为什么要到国外呢,因为最初出国留学的时候朋友都走成了,只有俞老师还在“坚守阵地”,不过这一决定从现在看来非常明智。

有的朋友在国外混的很好,比如王强在贝尔实验室工作,年薪7-8万美元,当然也有混的不太好的。有的被成功说服,有的难以放弃已有积累导致错过机会,但是都没有关系,每个人都有自己选择的路,想好就行。

新东方早期元老合影(从左至右依次是王强、徐小平、俞敏洪、杜子华和包凡一)

另外,大家熟知的电影《中国合伙人》最初的剧本就出自徐小平之手。

朋友一起创业肯定有利有弊,而且俞老师找的还是比自己优秀的人,其中的利弊会更加突出,利不说,就说弊吧。

比如不好说狠话,毕竟是朋友,而且是被你请回来的,还比你优秀,说重了伤人自尊心呐。又比如到底谁听谁的问题。在同学朋友之间,必要的决策组织、上下级关系有时不太容易建立起来,这会使得上令下达面临障碍,会使组织结构的效率下降。

此外,同学朋友一起创业还存在一个问题,那就是非常容易陷入感情的旋涡。大家干着干着就讲到了感情问题:我们是老同学,这件事你怎么能对我这样?这个利益分配你怎么能少了我呢,对不对?所以到最后,大家很容易不就事论事。

期间出现过一次事件就是俞老师被从董事长和总裁的位置上给投下去了,还是俞老师主动提出来的“让利让位”解决方案。那是2002年,主要矛盾就是面临公司的发展引起的利益分配问题,大家没有达成一致,闹了几年都没有结果,所以后面就把俞老师给投下去了。

不过下去两年后,又给请回来了,还是当董事长和总裁,大家觉得新东方还是得要俞敏洪才行。再过两年,即2006年,新东方上市,成了在美国上市的第一家中国教育公司,而且是全世界能够以“教育”作为代号的唯一一家上市公司。

从1到N

我知道新东方很火,毕竟成立(1993年)至今已超过1/4世纪,但是却从来没有上过它的课,虽然我喜欢英语,曾经最近距离的接触好像是在一个相亲会认识了一个新东方老师(哈哈,一般人我都不告诉他)。所以在我初印象中,新东方是做英语培训的。

但是随着业务的不断拓展,新东方目前的业务领域还包括:优能中学业务、国内考试业务、少儿业务、前途出国咨询、新东方在线、大愚出版、家庭教育。

关于少儿业务,其实最开始完全不在新东方考虑之中,那么为什么又做了呢?其实是被“逼”的,因为别的机构都在做少儿英语,这些孩子长大了以后,就会认别的品牌,不认新东方的品牌,那新东方上游的品牌也会受到伤害,所以业务线的下游就变成了一个必然要做的事情。

而且新东方已经不局限于只教英语了,包括数学等其他学科都有涉及。原因同样是木有办法,因为不扩展新业务的话自身的业务量将会受限制,别的机构也会倒过来侵蚀新东方的主要领地。书中讲了一个关于为什么要教数学的例子:

当发现好未来它们在做数学培训的同时,突然把英语项目也加上去以后,我们就意识到,如果我们不把数学项目加进来的话,那么新东方的学生就会不断地到其他培训机构去学数学,也慢慢地会在那里学英语,因为学生在一个地方能学完两个科目,就不会在两个地方学。

特别故事集锦

书中还说了一些比较特别的故事,我简单描述。

俞老师曾经在带着学费回家的路上被人抢劫了,差点没命,捡回这条命的原因是身体耐受住了大剂量麻醉剂。

新东方由于口碑太好招生太火爆,导致其他竞争对手的嫉妒,曾把贴广告的人给砍了。

新东西最初是家族企业,但是由于家族企业的模式阻碍了公司发展和上市,所以俞老师只得把家族成员一个一个请走,有一个月的时间自己的母亲都不给煮饭。

聚划算有前身,QQ有前身,星巴克有前身,新东方也有前身,那就是“东方大学外语培训部”,因为自己办培训班没有证,所以借用的别人的名号。

新东方上市后,曾遭遇了“浑水”公司造谣说做假账,但是正好撞到枪口上,因为新东方从来不做假账,最后成功化解危机。

.......

如果大家感兴趣,可以选择自己感兴趣的部分看,各章之间关联较少,而且每个小部分都是独立的故事,所以读起来毫无影响。本书对于公司上市部分、各业务部分其实是花了很多笔墨展开的,但是由于不太适合目前的我和绝大多数上班人士,所以我仅简单略过。但是对于在创业和身处教育行业的盆友来说还是非常推荐的,毕竟别人已经走过了类似的路程,后者可以参考学习。

03书后独立思考部分-为什么公司都想上市?

书中其实有解释:

上市当然是件好事:

第一,上市可以提高企业的品牌知名度,新东方上市之后在全世界的品牌知名度,与以往完全不可同日而语;

第二,有了大量的资金和资源,业务可以更加快速地发展;

第三,可以推动企业与国际大机构、大公司的品牌合作,因为上市公司是有信誉、有保障的;

第四,使新东方的未来能够有更好的基础,吸引更多人才,可以通过股权激励的方式吸引人才加入新东方。

但是我是个执着的人,仅凭这几点无法说服我。

比如华为就不上市,根据《财富》杂志发布的2019年世界500强榜单(最低销售收入门槛248亿),华为排名第61!而阿里排名第182,联想排名第212,腾讯排名第237。

我知道最多的可能就是上市就代表赚钱、获利,公司一上市有的人可能就是千万富翁、亿万富翁,但是能够达到这种身价的毕竟只是少数,而且一本都是创始人或者领导层、管理层。那么对于大多数的普通员工呢,上市对这类人到底有什么意义,我真的不是很明白。

可能只是因为以我目前的经历和阅历还不能理解,但是每个人最关注的的肯定是自身利益,而上市也许是能够实现自身利益最大化的一种方式。

我看的前一本讲星巴克的书和本书都同样讲到了上市后对公司的影响。公司的所有风吹草动都会反映到股价上,只要有一丁点负面新闻股价就会立即下跌,下跌就会引起股东的介入,一旦掌控不好方向,对于公司的发展可能就是巨大的灾难。

新东方上市后也曾有几年走错了方向,对学校的考核以收入和利润为主,因为这样能够使每个季度的财报漂亮,股价可以一直向上走。但是这样导致的结果是教学质量下滑,后续直接影响公司整体形象和盈利增长,一旦不及时收住,将会有更严重的后果。好在后面俞老师发现问题,重整企业风向,让新东方重回正轨。

股价的波动有时候甚至是人为因素,而这会让你轻易地以为这就是你公司的真实价值,甚至是你自己的真实价值。《将心注入》写到:

操作一个上市公司是一种情绪上的过山车游戏。一开始,你到处接受祝贺,好像你真的是那么成功了。后来,股价下挫,你感到自己非常失败。然而,它又弹回来了,给你留下的是“眩晕”。

这些都容易让领导者模糊方向。

比如近期的瑞幸咖啡,为了使财务报表好看,当然最终的目的是让股东“放心”,而且不使股价有巨大波动,但是结果可想而知。公司一旦上市,面临的监管是非常严苛的,还有像“浑水”这样的公司虎视眈眈,一步走错,后悔终身。

所以公司上市后更非易事,但是即使这样,则阻挡不了99%的公司想要上市的心。

上市真的那么重要吗?我不知道。

扫码二维码查看更多内容哟:

相关文章

  • 新东方有趣有料的故事

    本次文章茶余饭后看下就行了 01总体印象 读这本书之前其实我是抱有较大期待的,首先豆瓣评分8.3,是今年阅读书籍中...

  • 时光绘馆(015):咖啡馆

    等一个有故事的人 从你的全世界路过 有趣 有料 还有爱情

  • 《故事》读书笔记一

    故事这本书的翻译很美​,语言生动有趣​。​内容有趣有料​。​ 这本书的作者​。​是罗伯特麦基​,他说​,文化的进化...

  • 苏轼:中秋词自东坡《水调歌头》一出,余词尽废

    蓝胖历史故事系列之〖诗词故事〗正式推出,有趣、有料解读诗词中好玩的故事。 每期1000~1500字,预计推出300...

  • 因妒耍泼被打入冷宫,因一首《极相思令》恢复自由身

    蓝胖历史故事系列之〖诗词故事〗正式推出,有趣、有料解读诗词中好玩的故事。 每期1000~1500字,预计推出300...

  • 讲好校园故事

    有趣有情有料互动共鸣

  • 成语故事《掩耳盗铃》

    小朋友们好,我是讲故事有料又有趣的灰太狼叔叔。今天,我来讲一个关于小偷的故事,这个小偷偷东西的方法非常有趣,...

  • 有趣有料的留言

    这几天在看老喻的《人生算法课》,还有几节没看完,但是最后一节感觉真体会到了,会解放很多人。 幸福取决于很多的小高潮...

  • 有料有趣的稀客

    高一时的英语老师很喜欢和我们讲她学韩语的宝贝儿子 某天上课时,话题又扯开了 她说 你们这样的态度可不行了,都是怎么...

  • 有趣有料的经济

    本书引用《了不起的盖茨比》容易理解,毕竟前些年既看过书也观过影;书中反复提到《国富论》就是心头隐隐“作痛”...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新东方有趣有料的故事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utcybh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