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养是什么?
汉语词典里的解释是:教养,是表现在行为方式中的道德修养状况,是社会影响、家庭教育、学校教育、个人修养的结果。
我认为教养是人应该从小就培养形成的一种规矩,一种待人接物处事的态度,可以提现在礼貌、规矩、态度、风度、生活方式、习惯等等方面。
良好的教养是一个人从小受到的教育和自我成长的结果,也应是一个人终身要去修行的目标。
如果一个人缺少教养,那么既是他父母老师的失职,也是对自己的一种放纵。
最近,新闻里接连出高铁”霸座男“,”霸座女“的报道,这些人“霸道”的自私行为,扰乱个公共秩序,侵害了别人的利益,是典型的缺乏教养的行为。
新闻一经爆出,就引发了公愤,也引发了人们对于教养的反思,因为这些“霸座男”“霸座女”都是有着高学历,或者高收入的人。
人们常常把高学历、高收入或者社会地位高等与好教养画上等号,而事实上这些因素对形成良好教养有影响,却不是全部,甚至主要影响因素。
好的教养,首先来自父母的家庭教育,家教是教养的基石,好的教养来自家长的言传身教。
我们经常听到一些熊孩子的故事,其实熊孩子后面是熊家长。
家长不纠正孩子的不当行为,不去给孩子“立规矩”,以孩子小为借口,不去约束教育,那么熊孩子最终就会长成“霸座男”那样的熊大人。
我很害怕和小孩乘坐一个电梯,小小的空间里不管人多人少,大多数小孩都会乱动、大声说话,甚至大叫,只能眼巴巴的盼着赶紧到底楼层,逃离出电梯。
记得一次我出差回来,在北京南站换乘地铁,因为带着行李就做了直梯,一个妈妈带着女儿挤在我前面。
电梯关门时达到了满员的状态,可是那个小女孩一只不停的扭动,让周围人本来就痛苦的处境变得更加难受,短短的两层真是苦不堪言。
她的妈妈也是能够感受到那份拥挤的痛苦,却没有制止她的行为。我出言制止了她的行为,她的母亲才赶紧说一句:乖一点。
不过,我的”多管闲事“,马上遭到了这个孩子的打击报复。在电梯门打开,人群稍微散开一点的时候,她回头狠狠地瞪了我一眼,又重重地踩了我一脚,然后迅速拉着她妈妈冲出电梯。
我作为一个成年人,第一次感受来自孩子的恶意,一瞬间大脑空白了。
事后,在微信中和闺蜜分享了这个事情,被”嘲笑“一番后“,她问我是否还记得上次看电影遇到的那个小女孩。
巧合的是,那个小女孩也是在电梯里遇到的。
我和闺蜜一起去看电影,电梯升降中,上来了一家三口,爸爸抱着女儿,妈妈跟在后面。
一进电梯,她爸爸就悄声嘱咐她:咱们现在进电梯了,电梯里空间小,咱们不能大声说话,要安静,要小声说话。
小女孩乖巧的点点头,从进电梯到出电梯,一直没说话,直到下了电梯才开始说话。
我和闺蜜当时都特别感动,觉得这个孩子特别可爱,受到的家教真好。
两个电梯,电影院的电梯实际比地铁的电梯楼层多,时间长,而且都是满员状态,但是遇到不同家教下的孩子,却让感受到两种不同的时间感和心理状态。
孩子的行为,都是家长的”镜子“。家长既要”言传“,也要”身教“。
如果不告诉孩子什么场合下,什么行为是正确的,那么孩子就学不到真正的规矩。
如果只是告诉孩子怎么作,而对自己不严格要求,那么孩子也会有”样“学”样“。
好的家教是好教养的基石,一个人的教养首先源自他的家庭。
反之,拥有良好教养的人也会对自己的下一代进行好的家教。
这样教养在一代代的传承中,形成了”家风“,如果形成良性循环的好家风,那这个家族就会不断兴盛强大,如果形成了恶性循环的坏家风,那么这个家族终会走向凋零。
所谓,三代才能培养出一个贵族,也正是源于此。
可见,好的教养和好的家教相辅相成,好的家教是好教养的基石。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