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多元思维

多元思维

作者: 未了少年事 | 来源:发表于2021-09-07 17:54 被阅读0次

历史究竟由英雄推动,还是由人民推动?

施展老师的回答很精彩,以下是整段拷贝——

这里首先涉及到对英雄的理解。我会把一个人能否成为英雄,给出四个判断要素。

一是历史大势;二是超级的勇气;三是非凡的直觉力;四是非凡的心理素质。

但即便有了这些,这个人多半还会失败,要想能够成功,还得加上非常重要的一点,运气。

历史大势

一个人即便是有成为英雄的素质,也必须要赶上历史大势,他的素质才能转化为翻江倒海的事业。所谓历史大势,就是大变革的时代。

咱们看历史的时候,经常会觉得英雄都是扎堆来的。但这只不过是因为在大变革的时代,才给了他们风云际会的机会。平常的时代,没有那种机会,这些人的一生也就平淡地过去了。

比如,元末天下大乱的时候,有两个超级枭雄,一个是朱元璋,一个是陈友谅。朱元璋能够成事,他最大的敌人实际上根本不是元朝政府,元朝那会儿已经非常风雨飘摇了。朱元璋最大的敌人就是陈友谅,这两位谁能在竞争中获胜,谁就有非常大的概率能够夺取天下。

但是,如果不是赶上元末天下大乱,那么陈友谅也就是当一辈子渔民,朱元璋也就当一辈子和尚了。刚好碰上天下大乱,这两位就能趁机而起。

超级的勇气

重要的是,即便在大变革的时代,具体的一个人究竟是否是英雄,当时也是看不出来的,都是事后的评价。

那么,在当时我们能看到的是什么呢?能看到的就是,一些胆大妄为,不走寻常路的人,开始搞事。做事情需要想象力,需要胆略,绝大部分人是不具备的。

这些要搞事的人,绝大部分都失败了,于是就成了令后人嘲笑的妄人。只有极少数成功了,于是成了英雄。陈友谅和朱元璋毫无疑问都是足够胆大妄为的,但是陈友谅成了妄人,朱元璋就成了英雄。

但要还原到真实的历史中的话,也不一定是朱元璋比陈友谅更伟大,而只不过朱元璋运气更好。当年他们两人的鄱阳湖大战,朱元璋能够获胜是很靠运气的。

但从另一个角度说,这些胆大妄为的人,搞事要想成功,却需要把大部分人能够动员起来,如果动员不起来,事情是肯定搞不成的。

从这个意义上说,朱元璋确实比陈友谅还是做得好一些。如果把他们要去动员的这大部分人称作人民的话,可以说,有胆略的人在发动着一些事情,但是人民决定着事情能不能搞得成。

要把大部分人动员起来,就需要能够抓住人们的普遍诉求。

普遍诉求又是从哪里来的呢?它取决于社会的普遍观念,现实可用的物质条件,外部的国际环境等等这一切东西。

现实历史当中,没有谁能够真正地深刻把握住这一切,别看我们在课程里可以把这些分析得头头是道,那只不过是事后诸葛亮。还原到真实的历史情境当中,谁也没法完整把握住这一切的。

非凡的直觉

真实历史中是什么样的呢?真实历史中,那些胆大妄为的人要想能够成事,还需要一些非常重要的素质。

首先,他们必须有非凡的直觉力,因为在很多时候,要做决断是极为困难的,根本不是我们像事后诸葛亮这样,可以把各种要素都看清楚了再说。在真实的历史中,电光石火之间就必须决断,此时所依靠的不是基于理性的分析,而是基于直觉和勇气来做出的。

比如朱元璋在与陈友谅的大战中,就敢于依照自己的直觉,做出手下的将军和谋士们都不赞同的决策,最终这个决策成功了。

超凡的意志力

另一方面,这些人物也需要有超凡的意志力,无论局面是多么糟糕,都仍然能够极其坚定,坚信自己一定会成功。

这种坚信往往没有理由,就是心理强大。它所需要的心理素质,很多时候也超出一般人想象。只要有这种钢铁般的意志,哪怕是失败过多次,仍然身边会聚拢一批人跟着他一起努力。

看历史上的那些大英雄,无不具有这些特性,例子简直太多了。刘邦曾经多次被打得落荒而逃,刘备也是一样,成吉思汗几次被打得身边就剩十几个人,朱元璋也是一样遭遇过不少失败。

甚至包括咱们现在所听说的很多大企业家,也都是九死一生熬过来的,很多都曾经资产几次被清零;但是他们仍然坚定地相信自己肯定能成功。这就和理性没有关系了,根本上是强大的意志力。

英雄和时代的共振

说了所有这些之后,便可以看出,英雄的成功有多么困难,失败的概率有多么大。甚至可以说,很多时候成功是凭运气的,他们也会有自己的战略规划,但规划多半都会在现实当中扭曲变形,因为计划赶不上变化。

真正的高手就在于,面对变化,能够依凭直觉,迅速地抓住重点,并且依凭超强的意志力,丝毫不被变化影响心境。剩下的,就看运气了。

运气中还有非常重要的一点是,刚好,他的非凡的直觉,与人们的普遍诉求之间能够形成共振。

能够形成共振,各种天时地利人和加在一块,就能成功,于是成为英雄。但是绝大部分都没法形成共振,于是失败了,成为被人笑话的妄人。

人民在这个过程中,看上去像是纯粹被动性的存在,只能等着英雄来召唤。但是从另一角度来看,不管是社会结构、财政基础、经济的类型、军事力量的来源等等,所有这些都是由大量普通人所支撑的。

他们构成了英雄人物的事业能否成功的根本约束条件,脱离开这种环境,英雄什么也干不成。就像拿破仑,他再怎么英雄,也没法脱离开他的军队,而他要想能够养活自己的军队,一系列财政、经济、社会等等的逻辑,都是摆脱不了的。

所以,可以说英雄和人民,在共同创造历史。

英雄就像河水中的巨浪,汹涌澎湃,但是多一半都变成泡沫。只有少数运气好的才能掀起滔天大浪。

人民就像河床,看上去极其沉默、被动,但是却决定着巨浪到底能不能成事。

相关文章

  • 思维模型

    查理•芒格思想 多元思维模型的思考方法 知道多元思维模型 管理和应用多元思维模型才能改变自己 把多元思维模型内化为...

  • 《好好思考》-建立多元思维模型知识体系

    1.认识多元思维模型 什么是多元思维模型呢? 首先多元思维模型不是多个思维模型,多元强调的是掌握不同属性、学科的知...

  • 《穷查理宝典》1

    为什么需要“多元思维模型”?多元思维模型的核心是什么? (一)为什么需要多元思维模型: 1、几乎每个系统都受到多种...

  • 多元思维模型——《好好思考》读后感

    这本书要解决的问题就是如何掌握多元思维模型。 全书的逻辑结构很简单,即什么是多元思维模型,为什么要掌握多元思维模型...

  • 好好读书问题点

    1,这本书是要解决什么问题的? 2,如何定义多元思维模型?多元思维模型的本质是什么? 3,为什么要学习多元思维模型...

  • 多元思维

    读《穷查理宝典》,对其中反复提及的‘’多学科思维模型‘’特别感兴趣。 多学科思维是指在思考决策时,不局限于自己的专...

  • 多元思维

    《穷查理宝典》之多元思维模型 学习过查理·芒格的投资原则之后,我们学习一下查理·芒格最为人称道的“多元思维模型”是...

  • 多元思维

    查理·芒格:让我受用一生的思维方式 原创:查理·芒格 内容来源:部分资料整理汇编自《穷查理宝典》中文版序言,《查理...

  • 多元思维

    俗话说“树挪死,人挪活”,这话放在我身上,还真不假。 从上外高翻学院毕业后,我的第一份工作就是翻译。这份工作除了训...

  • 多元思维

    查理·芒格曾直言批判现行的大学教育,他说,“高等教育的错误程度让人吃惊,学科之间毫无关联,每个教授并不了解其他学科...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多元思维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utepwl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