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张翔老师讲了多巴胺和内啡肽让人产生的感觉不同。
在打游戏、吃甜食、刷剧的过程中,很容易产生多巴胺神经递质。多巴胺能让人感到快乐、有激情,但下降的也快。一旦下降以后,人很容易感受到焦虑,为了避免焦虑,就重复同样的事情。这就让人进入了“奖励承诺系统”中循环。
人在运动的过程中,体内产生内啡肽,也让人感到快乐,但不会上瘾。
我们觉察一下,如果我们玩游戏或者刷剧导致多巴胺上瘾,进入了“奖励承诺系统”不能自已,我们可以采用运动等方式,增加自己的内啡肽分泌,照样可以体验到快乐。
重复旧的做法只能得到旧的结果,如果我们改变做法,就有了产生新结果的可能。变化是唯一不变的真理,随着时间空间的变,一切都在变,所以我们要用新的办法对待新产生的问题,这就是创新的思路。
比如,随着孩子的长大,孩子玩游戏,家长管控不了。我们知道孩子脑内产生多巴胺了,我们可以想办法引导孩子,多参与户外运动,让他体验到户外运动带给他的快乐,就有让他从游戏中走出来的可能。玩游戏是当今社会的产物,通过游戏可以提升人的合作共赢的能力的,有利于孩子适应大数据时代的现代社会。如何引导孩子不沉迷于游戏呢?这就需要家长要懂孩子,家长也学习体验打游戏,与孩子有共同语言,才能引导孩子从游戏中成长而不是沉迷于游戏。
当我们重复旧的做法无效时,就要找新的就搬法。只要你相信,新的办法一定能找到。
10.20觉察日记
事件:今天我需要上台分享,前面的人在发言,我在下面不断做深呼吸,仍感受到胃部不舒服,体验到压力过大真的影响胃的健康。
感觉:胃疼,隔气,喝上水后感觉胃部更堵,胃部泛酸水。
情绪:紧张,有压力
自言自语:我能讲好吗?
像什么:像一个准备上轿的鸭子
需要:被欣赏被认可
模式:在正式场合讲话有压力
提醒我:多讲多练,放松训练。
食禅:鲫鱼汤内豆腐软、滑,汤鲜。小花卷松软。提子甜,肉质饱满。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