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几年,《原生家庭》这个概念很火,越来越多人意识到家庭的纷争、家暴、对子女打骂,子女被父母控制的死死的,子女想挣脱这个父母编制的“牢笼”,特别是母亲一家独大、专制、爸爸无能为力,才是对孩子成长影响最深。
话说,幸运的人,一生都被同年治愈,不幸的人,一生都在治愈童年!
你们会不会感觉有些不开心的事,都过去了,想不起来了?不,它藏在你深深的记忆中。
当你工作不顺心,被老板骂:“这点小事都办不好,给我滚!滚出办公室。” 回到家,丈夫没给你好脸色,你发现想找个人倾听的人,都找不到,这时候,会 唤醒你脑海最深处的记忆................,小时候,调皮,被妈爸骂:“你再不听话,就不要你了。” 再凶狠一些的父母会说:“你就是我在垃圾桶里捡回来的,你不好好读书,将来就和那些人一样,去街上捡垃圾。”
再到我们长大些,父母会说:“你看那谁谁谁家,你XX同学,如今考上XX大学,人家多优秀,再看看你,蠢得跟猪一样,甚至比猪还蠢,真不知道怎么就生出你这么个小孽畜?磨人的小妖精。”
攀比,父母在拿我们和别人家攀比,这对我们的身心灵是多么大的伤害?
这话听得多了,若是心里承受能力强的孩子,倒没什么。
心里承受能力不强的孩子,状态就会越来越差。既然,爸妈觉得我啥也不行,那就这样呗。
破罐子破摔,反正我干啥啥不行,啥都是别人家的强。
其实,这些话,真的是父母本意吗? 哪个父母不爱自己的孩子?
《战国策》说,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
宫廷剧,想必很多人都会看,其中剧情难免会围绕:夺爵位、夺帝位,争家产...............,一系列剧情展开,说白了,父母还不是想为今后的子女铺一条康庄大道?
走一步,就要想十步!
就像《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盛家 林小娘为了自己的 庶出,三儿子和四女儿,无不处处盘算,盘算家里的账目,为了女儿今后能嫁个好人家,诗词歌赋,端庄举止,样样都让她女儿学,甚至,在她知道,宫里的孔嬷嬷来教 如兰、明兰,礼仪形态,林小娘机关算尽,也要把女儿塞进去,和他们一起学。她不但操心女儿的事,还操心儿子的科举考试..............。
另一家,宁远侯府,顾二,自小,被后妈 小秦氏捧上天,直到父亲吐血身亡,后妈把他赶出侯府,他才明白,这就是后妈编织的一张网,后妈一心想着自己的儿子廷炜,能够承袭爵位,顾而,蒋和他儿子最强大的竞争对手,顾二赶出家门。 她盘算着,老大从小体弱多病,时日无多,随时可能走,因此,与她而言,没什么威胁。所以,她不必算计老大。
老话又说,儿孙自有儿孙福!
她儿子,廷炜,素来与顾二哥哥交好,对承袭爵位没太多兴趣,只想着一家和和睦睦,不想在家看他们整日演戏,日子过得累得慌。
父母替儿女们盘算,没错,站在父母的角度,疼爱子女。
可,站在子女们的角度来说,父母真的替儿女们考虑过,子女们想要的是什么吗?
父母一天到晚,就是打着为你好的旗号,摇旗呐喊,就想问问你们 累不累?
21世纪,虽不像古代那样深宫大院里住着,每天要为自己的生死、存活问题而担忧,但父母难道敢说自己不是戏精本戏吗? 只是说 演戏没有豪门大户那么惊心动魄而已。
为什么父母子女之间会存在这些问题呢?
原因有三:
1、父母在小的时候,爸妈也这么把他们带大的,他们照葫芦画瓢来带我们
2、父母是唯一一个不需要培训,就能直接上岗的职业
3、沟通方式问题
最要的还是沟通问题,有什么话不能坐下来好好说呢?
记得湖南卫视有 寻亲节目,现在还有《爱情保卫战》,你上了节目,还不是要面对,还不是要沟通,你们私下也要沟通,上节目还是要沟通。
万事都有例外,有很多年 父子、母女心结,不愿意打开的,不愿意在伤口上撒盐,不愿意提及的,比比皆是。
身而为人,父母子女一场,好好珍惜!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