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文艺大观园成长励志💅世间语
传统经典《论语》学习录:2

传统经典《论语》学习录:2

作者: 明道1968 | 来源:发表于2019-06-01 14:46 被阅读77次

传统经典《论语》学习录:2

有子曰:“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

这一章是讲有子重视根本的意思。有子名若,是孔子的弟子。

有子是讲:“孝弟之心,就是良心。如果人失掉了这个良心,即使有父母也不会尽孝,有兄长也不会尽弟(恭敬兄长),由于这个原因,则必然会发生犯上作乱的情况。如果为人,善于事奉父母、兄长而成为孝弟这样的人,那么这样的人之心必然是和顺的,必然没有乖戾的现象发生,敢于犯上作乱之事断然很少。犯上,是乖戾的小事,况且不敢为;悖理乱常,是乖戾的大事,反而敢为之,岂有这样的道理?

专注于在孝弟方面用力也是如此。

“所以君子做任何事都要在根本上用力,根本确立后,则事事物物各自有其当然的道理,而道自然得以生。因为对孝弟有较深的思维、理解,所以爱护自己的亲人,就可以推及到爱护其他人的亲人;尊敬兄长,就可以推及到尊敬其他人的兄长;至于安抚百姓养育万物,都从此可以推出,这就是其行为以仁为本!”

在上位者如能这样做,则会亲近亲族仁爱百姓,由仁爱百姓而推广至爱护天下万物,德化的教导加于百姓,则四海的百姓就会遵守法纪,人人亲近自己的亲人,尊敬自己的长辈,而自然天下太平。

张居正讲:有子,是孔子弟子,姓有,名若。善于事奉父母,叫做孝;善于事奉兄长,叫做弟。犯,是干犯(触犯)。鲜,是少。作乱,是悖逆争斗的事。有子是说:“天下的人莫不有父母兄长,则莫不有孝弟的良心。人如果不能孝弟,则其心就会不和不顺,小事上犯上,大事上作乱,什么事都会做的出来。如果他平时的为人,对于父母能孝,尽得为子的道理,对于兄长能弟,尽得卑幼的道理,那么其心里经常是和顺的,而所作所为自然是遵循礼法,如果说他敢去干犯那在上的人,这种事情断然是非常少有的。”犯上,是不顺的小事,况且不肯做,却好做那悖逆争斗大不顺的事,天下岂有这样的道理!人能孝弟而自然不会做出如此犯上之事,所以知孝弟是当下的要务。

务,是专力。本,是根本。为仁,是行仁。有子又说,意思是:“天下之事,有本有末,如果只在末端用力,则会内容多而重点少,会出现劳而无功的现象。所以君子凡事只在根本切实重要之处专用其力。根本确立之后,则事事物物处置各自都恰当,道理自然发生,就如树木一般。”根本牢固,则枝叶没有不茂盛的。本的当务就是如此。我所谓的孝弟,乃是行仁的根本。仁在人的心里,只是恻怛慈爱的道理,对亲人的爱、对长辈的敬,固然是此心推动的结果,对百姓和万物的仁爱也是此心的作用。人如果能孝弟,则亲近自己亲人,可以推及到亲近别人的亲人,尊敬我的长辈,可以推及到尊敬别人的长辈,以至于安抚万民,养育万物,都是由此拓充出来的,而仁的作用却是不可胜数!行仁的根本,岂能离开孝弟呢?学习者当务于此,则仁道从这里开始发生了!《孝经》孔子是说:“爱敬在事奉亲人方面体现的很彻底,而德的教化加之于百姓,就可使四海之内的百姓遵守法纪,这是天下之孝。”有子讲的,是得自于孔子的教导。

朱子讲:O有子,孔子弟子,名若。善事父母为孝,善事兄长为弟。犯上,谓干犯(触犯)在上之人。鲜,少也。作乱,则为悖逆争斗之事。此言人能孝弟,则其心和顺,少好犯上,必不好作乱也。O务,专力也。本,犹根也。仁者,爱之理,心之德也。为仁,犹曰行仁。与者,疑辞,谦退不敢质言也。讲的是君子凡事专门用力在根本上,根本既然已经确立,则其道自生。就如上文所谓的孝弟,乃是行仁的根本,学习者在此专注用力,则仁道自此而生。O程子是讲:“孝弟,是顺德,所以不好犯上,岂能又有逆理乱常之事。德有根本,根本立则其道就会充大。孝弟在家族内流行,而后仁爱就会推及到万物,这就是所谓的亲亲而仁民。故为仁以孝弟作为根本。论人性,则以仁作为孝弟的根本。”有的人问:“孝弟为仁的根本,这样是否可以由孝弟而达到仁?”回答说:“不是的,行仁虽是自孝弟开始,可是孝弟却是仁里面的一事。说孝弟是行仁的根本则可,说孝弟是仁的根本则不可。盖仁是性,孝弟是用,性中只有仁、义、礼、智这四项而已,何尝有孝弟呢?然仁主要是在于爱,而爱没有比爱护亲人更大的了,故曰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

相关文章

  • 传统经典《论语》学习录:2

    传统经典《论语》学习录:2 有子曰:“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

  • 传统经典《论语》学习录:1

    传统经典《论语》学习录:1 《论语》一书,是孔子与门下弟子以及当时的君臣论述学问论述政事的言辞,由门人记录下来,总...

  • 传统经典《论语》学习录:4

    传统经典《论语》学习录:4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这一章讲曾子“...

  • 传统经典《论语》学习录:3

    传统经典《论语》学习录:3 子曰:“巧言令色,鲜矣仁!” 这一章是孔子论述观人之法。 孔子是说:“养德惟在于存心,...

  • 传统经典《中庸》学习录:2

    传统经典《中庸》学习录:2 “道也者,须臾不可离也,可离非道也。是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覩,恐惧乎其所不闻。莫见乎隐,...

  • 读《近思录》

    《近思录》,儒家经典,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七部基本经典之一。(论语,孟子,老子,庄子,坛经,近思录),朱熹、吕祖潜编...

  • 传统经典《大学》学习录:2(根据康熙皇帝听课讲义《日讲四书解义》

    传统经典《大学》学习录:2(根据康熙皇帝听课讲义《日讲四书解义》整理) 《大学》一篇,在古代是专为帝王学习而用的,...

  • 传统经典《中庸》学习录:33

    传统经典《中庸》学习录:33 天下之达道五,所以行之者三:曰君臣也,父子也,夫妇也,昆弟也,朋友之交也:五者天下之...

  • 传统经典《中庸》学习录:27

    传统经典《中庸》学习录:27 子曰:“武王、周公,其达孝矣乎!夫孝者:善继人之志,善述人之事者也。” 子思是讲:“...

  • 传统经典《中庸》学习录:28

    传统经典《中庸》学习录:28 “春秋修其祖庙,陈其宗器,设其裳衣,荐其时食。宗庙之礼,所以序昭穆也;序爵,所以辨贵...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传统经典《论语》学习录:2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utqatc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