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时候我们会有这样的疑惑:
和他没什么共同话题,我们是不是不合适?
你很爱他,为什么还总因为一些小矛盾,忍不住和他吵起来?
他总是很忙,到底是不是真的爱我呢?
为什么在感情中,我们总是不自觉的让别人的行为来决定我们的情绪呢?
这一切只是因为你喜欢一个人,是对他有需求的。
每个人都会在亲密关系中追求一些东西,可能是对方给予的情绪价值,或是对方提供的生存价值的,比如自我价值、关系平衡、自我圆满、自我规划、看见真实。
但想要拥有和维持一段被滋养的亲密关系,一起投性工作是必须的。被滋养的亲密关系,都有这3种特质,我们可以学习起来。
1、打破不合理期待
俗话说,“给自己温柔一刀”,实际上就是让自己从不合理的期待中走出来。
亲密关系的开始肯定是甜蜜的,充满幻想的,所以它也会给我们带来很多的不合理期待。
在不合理的期待中,我们会要求对方应该围绕我转,弥补我童年的缺失,成全我完美照顾者的形象。
但这都不是真实的真实的关系。真实的关系是指一种彼此之间有互动,有情感连接,有价值交换的关系。
所以只有打破不合理期待,看见真实,才能对关系做出调整。
2、提出诉求
你要学会向对方表达自己的需求和愿望。当然,所提出的诉求都是对方能力范围内能做到的。有些话你说出口,别人都不一定懂,更何况是你没有说出口的。
永远把情绪、诉求藏在心里,只会把彼此的距离越拉越远,大家都看不懂,又何来平衡关系和自我圆满?
明确告诉对方自己的诉求,其实也是给予了对方成全自己的机会。因为成全是相互的,你成全对方的同时也在成全自己。
3、扮演三种身份
很多时候,由于对自身的不自信或怀疑,导致我们无法相信自己能够提供对方想要的东西,所以只能不停的去否定对方的价值。这也会导致关系中的平衡被打破,引发双方的冲突。
因此,一段好的亲密关系,需要彼此相互扮演三种角色,分别是玩伴、老师和分享者。
玩伴:就是双方拥有共同的爱好,或者可以一起去实现一些事情。
老师:就是当我们遇到问题无法解决时,对方可以提供不一样的角度或观点给我们。
女性朋友很容易会忽略这一点。他们往往意识不到,如果在跟伴侣相处的过程中,自己能给到对方一些有价值的建议或意见,那是能促进彼此的关系的。
分享者:分享者的真正含义是做一个好的聆听者,能听到另一半内心真正想说的话,接纳对方的不安、沮丧或担心,甚至是对方的脆弱,并给予他所需要的支持和帮助。
总的来说,每段亲密关系的开始,都是源于需求。但他的维系,却是依赖关系双方的共同努力。是否能持续提供价值给对方,是否能相互看见和接纳,这都是决定这段关系能否走下去的关键。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