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天聊天时聊到了,寒门再难出贵子这个话题。再难指的是跟以前三四十年前相比。现在,我们很难再从一个好的大学发现那种从农村出来,全凭借自己考上了一所好学校,而且你会发现,越好的大学,里面的学生越是家庭条件越好并且很优秀的人。就举个例子:在北大你会发现校园里的女生几乎每个人都化妆,当然化完妆都会有些姿色,并且从他们的穿着打扮来看,他们的家庭条件都并不差。现在,你无论从清华北大到普通的985再到211你会发现越好的大学里面的学生,家庭条件越好。再举个例子,当年刘强东给人大捐了一千万作为奖学金,他跟人大的校长说,这一千万只能发给那些出身寒门并且学习成绩很好的学生。一年后,人大的校长找到他,跟他说这笔奖学金发不出去。刘强东很纳闷,怎么会发不出去呢?校长告诉他:现在在人大就读的学生出身农村的已经少之又少了,跟他当年就读人大的情况早已不同了。现在大部分的同学都来自大城市,并且家庭条件都还不错。中国三四十年的发展带来的更多是城乡贫富差距越来越大,一起城市和农村的教育差距还并不大,那时候农村的孩子总有很大的机会,通过考上好大学改变自己的命运,现在当中国通过发展三四十年之后,城市和农村的教育水平差距越来越大,农村的孩子从一出生就意味着他们所享受的教育水平比城市的孩子差的更多,从幼儿园 小学 初中 直到高中都意味着他们之间处处存在差距,那又怎么能和他们通过一样的高考去竞争享受同等优越的大学教育资源呢。况且现在,城市里的孩子早已经不在仅仅通过高考为自己争取更优越的教育资源了,他们在中学就像有了更好的条件,他们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进行素质化教育,不再仅仅通过高考的独木桥同样也能为他们争取到更好的平台。在现在发展中的中国,更好的家庭条件意味着更好的教育资源,更好的教育资源回帮助他们走向更大的平台。国内的好大学都大抵如此,更何况在国外名校留学的学生呢,他们往往都是那些家庭条件优越并且又自身学习成绩好能力出众的人。英国有个纪录片叫人生十年,它讲述了十个来自不同阶级不同家庭的小孩,每隔十年观察一次,最后发现来自上层阶级的小孩长大后还是上层阶级,来自中产阶级的小孩只有一位通过自己的努力改变了家庭,上升为上层阶级,其余的小孩仍然是中产阶级。而那些下层阶级的孩子,仍然生活在下层,仍然在每天为吃饱饭发愁。我想,这也同样是中国的现状。这种状况是无法避免的,也是发展所带来的必然结果。
网友评论